-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谢 答 严 用 韵 送 绿 萼 梅 宋 /赵 蕃 两 咏 君 家 两 样 梅 ,清 愁 已 瘦 一 分 肌 。春 风 咫 尺 花 无 数 ,更 合 安 排 几 首 诗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情感的交融。
首句“潇湘艮玉质”,以“艮”字形容梅树的质地,巧妙地将山岳之稳重与梅树的坚韧结合,同时“玉质”二字则赋予了梅树高洁、纯净的形象,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石,引人遐想。
次句“浅黛拂修眉”,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梅树的枝条比作女子的眉毛,以“浅黛”形容其颜色淡雅,既表现了梅树的姿态优美,又暗示了其生长环境的幽静与自然。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一幅生动的画面,梅树在轻风中轻轻摇曳,宛如女子轻拂着细长的眉毛。
第三句“倚竹无人问”,进一步深化了梅树的孤独形象。这里的“竹”不仅指自然界中的竹子,也象征着世间的规则或社会的冷眼。梅树独自倚靠在竹旁,却无人关注,这不仅是对梅树孤独处境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不被理解、孤独寂寞状态的感慨。
最后一句“碧云添一涯”,以广阔的碧云作为背景,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深远的意境。碧云仿佛延伸到了天边,与梅树的孤寂形成对比,同时也暗示了梅树虽处孤独,但其精神却如碧云般广阔无垠,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树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孤独、坚韧与超越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不被理解的无奈与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李齐贤言别
古来青云士,论德不论年。
及时扬意气,车服耀且鲜。
譬彼桃李花,逢春各争妍。
胡能学兰菊,迟暮秋风前。
羡子富年华,文思如涌泉。
词场早腾誉,海内推英贤。
而我竟何为,着鞭苦不先。
赋命有迟速,行止任自然。
吾观鸿鹄飞,低回未须怜。
会当振六翮,高举摩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