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东壁(dōng bì)的意思:指东方的墙壁,比喻坚固的后盾或可依靠的支持。
归总(guī zǒng)的意思:将分散的事物整理、汇总、归纳到一起
荣归(róng guī)的意思:指得到荣誉并归还原处,表示得到荣耀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来的地方。
儒先(rú xiān)的意思:指儒家思想或儒家学派在某个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世旧(shì jiù)的意思:指人们陈旧、保守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
棠阴(táng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凉爽之处,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庇护。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遗爱(yí ài)的意思:指因为爱而留下的情感、关怀或财物。
依乌(yī wū)的意思:依靠云彩行走,形容人或动物轻盈自如。
异书(yì shū)的意思:
珍贵或罕见的书籍。《后汉书·王充传》“著《论衡》八十五篇” 李贤 注引 晋 袁山松 《后汉书》:“ 充 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 蔡邕 入 吴 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 王朗 为 会稽 太守,又得其书,及还 许 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典籍》:“秘书监 牛宏 表请分遣使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縑一疋,校写既定,本还其主,由是人间异书,往往间出。”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二:“欲从 抱朴 传家学,应怪 中郎 得异书。”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文人好逞狡獪,或欲夸示异书……故往往託古籍以衒人。”
梓里(zǐ lǐ)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家乡或故乡。
- 翻译
- 半刺任职漳郡,荣耀归乡总是少有。
三代人在棠荫下生活,家乡距离还有几程之遥。
田野老人谈论着先人的遗爱,学者们探寻着奇异的典籍。
我像乌鸟依恋故巢,带着东壁的光照,从此照亮闽地的角落。
- 注释
- 半刺:指担任副职或代理职务。
荣归:荣耀的回归。
棠阴:代指故乡或家族聚居的地方。
梓里:家乡,故乡。
野老:乡村老人。
遗爱:遗留下来的恩惠和爱心。
儒先:学识渊博的先贤。
异书:罕见的书籍,奇异的知识。
依乌:比喻人对故乡的依恋。
东壁:可能指自家的东墙,也可能是借代故乡。
闽墟:指福建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友人石似之出倅漳州(古代官职)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石似之荣任漳郡的祝贺,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他在当地造福百姓的期待。
"半刺临漳郡","半刺"暗指石似之担任的副职,"临漳"点明其赴任之地,暗示了职务的重要性和责任重大。"荣归总不如",表达了诗人认为石似之此行虽然荣耀,但离开家乡总是有些许遗憾。
"棠阴三世旧","棠阴"象征着深厚的家族传统和乡情,"三世旧"则强调石似之家族在当地的根基深厚。"梓里数程馀","梓里"指故乡,"数程馀"则描绘出友人离家路途遥远,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野老谈遗爱","野老"指民间百姓,"遗爱"寄托了诗人希望石似之能留下美好的政绩和仁爱之心。"儒先叩异书","儒先"是对石似之学识的赞美,"叩异书"则暗示他可能在漳郡发现或传播新的知识。
最后两句"依乌带东壁,从此照闽墟","依乌"借乌鸦的形象,寓意石似之如乌鸦般忠诚,"东壁"可能象征漳郡的方向,"照闽墟"则预祝他在漳郡的光芒将照亮整个闽地,带来福祉。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寄寓了对友人仕途和民生的关注,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袭美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次韵
日上罘罳叠影红,一声清梵万缘空。
䙰褷满地贝多雪,料峭入楼于阗风。
水榭初抽寥泬思,竹窗犹挂梦魂中。
灵香散尽禅家接,谁共殷源小品同。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圣姑庙
渺渺洞庭水,盈盈芳屿神。
因知古佳丽,不独湘夫人。
流苏荡遥吹,斜领生轻尘。
蜀彩駮霞碎,吴绡盘雾匀。
可怜飞燕姿,合是乘鸾宾。
坐想烟雨夕,兼知花草春。
空登油壁车,窈窕谁相亲。
好赠玉条脱,堪携紫纶巾。
殷勤拨香池,重荐汀洲蘋。
明朝动兰楫,不翅星河津。
奉和圣制答张说出雀鼠谷
雨施巡方罢,云从训俗回。
密途汾水卫,清跸晋郊陪。
寒著山边尽,春当日下来。
御祠玄鸟应,仙仗绿杨开。
作颂音传雅,观文色动台。
更知西向乐,宸藻协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