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林叔仁计阶之京》
《送林叔仁计阶之京》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泮林官满趋朝,况值金门早见招。

粤国青山江上别,秦淮秋水雁边遥。

砧催帝苑霜初落,马度官城叶渐飘。

若得浮丘书信便,为言衰老渔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浮丘(fú qi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行为轻浮不稳定。

官满(guān mǎn)的意思:指官职达到最高级别,职位已满而无法再升迁。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泮林(pàn lín)的意思:指聚集了许多人才的地方。

秦淮(qín huái)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趋朝(qū cháo)的意思:指人们追逐权势、趋附权贵,以获取好处或提升地位。

书信(shū xìn)的意思:指书信往来,传递信息或交流思想的方式。

衰老(shuāi lǎo)的意思:指人体机能逐渐衰退,年龄渐长。

为言(wéi yán)的意思:为别人说话或发表意见。

雁边(yàn biā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相邻而行,紧密相连。

渔樵(yú qiáo)的意思:渔樵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渔”和“樵”。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伐木。渔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从事渔业和樵业的生活。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送林叔仁计阶之京》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林叔仁时的深情与祝愿。首联写自己官任期满,正欲进京述职,得知好友也被朝廷早早征召,增添了离别的紧迫感。"泮林官满"和"金门早见招"描绘出官场的变迁与朝廷的吸引力。

颔联通过"粤国青山"和"秦淮秋水"的景象,寓情于景,展现了分别之地的自然风光,"江上别"和"雁边遥"暗示了路途遥远和离愁别绪。"砧催帝苑霜初落"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砧声与初降的秋霜,增添了离别的凄凉。

颈联写到京城的景象,"马度官城叶渐飘",马蹄踏过落叶,寓意时光流逝,也预示着友人仕途的起落。尾联以"若得浮丘书信便"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平安的期盼,"为言衰老尚渔樵"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但仍怀念渔樵生活的感慨,寄寓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既有送别的离愁,又有对友人前程的关切,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淡淡哲思。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赋得樵夫笑士

樵斧碧山侣,心希王道修。

士如默以处,彼得笑而尤。

齿龋奚妨粲,舌藏宁不羞。

行歌无降志,寝厝有深谋。

讵让江湖客,独怀廊庙忧。

蝉寒信何谓,荛献可同不。

束未曾因湿,负常戒反裘。

莞然定谁氏,或是买臣流。

(0)

太液雨泛·其二

菜花结子麦抽芒,畅好烟畦润露光。

谁识九天城阙里,许多农景貌江乡。

(0)

题董邦达西江胜迹十二首·其五归宗寺

山阴已自佳,清赏兴未巳。

览胜爱庐阜,卜宅因于此。

旋舍居梵僧,清池心共止。

誓墓有高节,归宗示净旨。

馀事付龙跳,墨云黯湫水。

(0)

题董邦达西江胜迹十二首·其二百花洲

澹荡百花洲,林泉与静谋。

已看文石立,便拟藻船浮。

小忆鸳鸯泺,曾登烟雨楼。

一般天水阔,千载画图留。

奇境曾何尽,游踪可遍不。

问谁斯结构,闻说宋商邱。

(0)

泠然阁

岩楼倚半空,月宇纳天风。

揽景真无尽,会心迥不同。

石泉银泻峡,蕙草绿抽丛。

壶里年常静,人间春渐融。

(0)

钱维城寒斋对话图

万玉声敲飒沓风,茅堂对坐地炉红。

高谈不涉人间世,疏仡无怀商榷中。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