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辨色(biàn sè)的意思:辨别颜色。
传食(chuán shí)的意思:传递食物,指互相帮助、相互救济。
从军(cóng jū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参军入伍,投身军队。
调发(diào fā)的意思:调整和发放。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犯塞(fàn sāi)的意思:形容交通堵塞,无法通行。
积雪(jī xuě)的意思:指积聚的雪,比喻长时间积累的事物。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同云(tóng yún)的意思:指同一个云彩,形容人们志趣相投,情投意合。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羽书(yǔ shū)的意思:指通过书信传递消息或传达意思。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边词十二首(其九)》描绘了冬季边塞战事紧急的场景。首句“冬暮兵犯塞”直接点出时令与战事,暗示敌情紧迫。接着,“调发羽书亟”形象地写出军情文书快速传递的情景,传达出紧张的氛围。
“同云覆积雪,万马不辨色”两句运用了白描手法,描绘大军在漫天飞雪中行进,连马匹的颜色都难以分辨,展现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和战争的艰辛。“持糒一半冰”进一步刻画士兵们在严寒中艰难前行,食物半是冰雪,生活条件艰苦。
最后两句“从军多少年,安能头常黑”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戍边将士长期在外,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流露出对家乡和安定生活的深深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疆战士的坚韧与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石鼓寺
石鼓寂不振,金声无处求。
层岩参雾树,乱玉响冰沟。
破屐前无齿,孤城远见楼。
山僧痴问客,阿汝谓汤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