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录文侯命,深虞雒邑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乘轩(chéng xuān)的意思:乘坐车辆或轿子。
旦表(dàn biǎo)的意思:指立即表白或表达自己的意思,不拖延。
国耻(guó chǐ)的意思:指国家所遭受的耻辱和屈辱。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军功(jūn gōng)的意思:指军队所取得的战斗成果和军事功绩。
名将(míng jiàng)的意思:指在军事或者其他领域中具有卓越才能和出色表现的将领或人才。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上公(shàng gōng)的意思:指人民群众对官员的尊敬和敬仰。
彤弓(tóng gōng)的意思:形容弓弩的颜色鲜红明亮,也用来比喻英勇的壮丽之景。
悬国(xuán guó)的意思:指国家处于危机或动荡的状态。
倚托(yǐ tuō)的意思:依靠支持、依赖托付。
一旦(yī dà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引起重大的变化或后果。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感事(其四)》。诗中通过描述古代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国家耻辱的深切感慨以及对军功的重视。诗的前两句“尚录文侯命,深虞雒邑东”提到了古代的文侯及其对雒邑东部的忧虑,暗示了历史上的某种危机或挑战。接下来的“千秋悬国耻,一旦表军功”则强调了国家耻辱的长久存在以及军功在历史中的重要性。
“蹋鞠追名将,乘轩比上公”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在军事胜利后的庆祝场景,名将受到推崇,如同上公一般享受荣誉和尊崇,而“蹋鞠”作为古代的一种体育活动,也在这里象征着军队的训练和士气。最后,“君王多倚托,先与赋彤弓”则表明君主对功臣的信任与奖励,赋予他们象征权力和荣誉的彤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反映了对国家兴衰、军事功勋以及君臣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洞察和对现实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