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偿平生酒肉之饷富人子以其谩巳谢绝之意其图必立遭毁裂为蝴蝶化去久矣予慕而拟作之噫童子知羡乌获之鼎不知其不可扛也虽然来丹计粒而食乃其报黑卵必请宵练快自握亦取其意之所趋而巳矣每一图必随景悲歌一首并张打油叫街语也亦取其意而巳矣·其二》
《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偿平生酒肉之饷富人子以其谩巳谢绝之意其图必立遭毁裂为蝴蝶化去久矣予慕而拟作之噫童子知羡乌获之鼎不知其不可扛也虽然来丹计粒而食乃其报黑卵必请宵练快自握亦取其意之所趋而巳矣每一图必随景悲歌一首并张打油叫街语也亦取其意而巳矣·其二》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春风语燕泼堤翻,晚笛归牛稳背眠。

此际不伦慈母线,明朝孤负放鸢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伦(bù lún)的意思:指道德或行为失范,不符合社会常规的情况。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慈母(cí mǔ)的意思:慈母是一个表示母亲慈爱、关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成语。

此际(cǐ jì)的意思:此时此刻;现在

风语(fēng yǔ)的意思:指通过传闻、谣言等方式传播的言论或消息。

孤负(gū fù)的意思:指单独承担责任或背负某种困难,没有得到他人的帮助或支持。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母线(mǔ xiàn)的意思:指电气工程中的主要供电线路,也比喻事物的主要线索或基础。

语燕(yǔ yàn)的意思:比喻言辞婉转、优美动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燕子在水边嬉戏、牛儿悠闲归家的画面,充满了田园诗意。诗人通过春风、燕子、晚笛和归牛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氛围。然而,诗中又巧妙地引入了“慈母线”与“放鸢天”的对比,暗示了对亲情与自由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明朝孤负放鸢天”,似乎预示着某种遗憾或未完成的愿望,引人深思。

诗人在创作时,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描绘,更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通过“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这一背景故事,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使得作品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景物描写上,而是触及到了人性、情感与社会关系的深层次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哲思的乡村画卷,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对人生、亲情与自由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读许鲁斋集

我读公遗书,知公心最苦。

乾坤值元运,民彝已无主。

公等二三辈,得君为之辅。

伦理未全绝,此功非小补。

不陈伐宋谋,天日昭肺腑。

题墓有遗言,公意有所取。

众以此诮公,未免儒而腐。

道行与道尊,两义各千古。

(0)

相逢行

三年骑款段,不知牝与牡。

出门遇所欢,欣欣共携手。

问君尔何为,仆仆牛马走。

艳艳迎秋花,濯濯当春柳。

昨日美少年,今日成老丑。

自无羡门术,安能金石久。

举头仰华嵩,低头望原薮。

一日薄三公,千金重敝帚。

芙蓉霜作锷,骅骝龙作友。

戍坼黄河阴,臂断匈奴右。

陇阪长九折,葡萄绿于酒。

脱叶眷故枝,柔丝牵断藕。

慷慨老莱子,畚锸随其妇。

北山怨鹤鸣,畴能终畎亩。

(0)

自怡·其一

自笑诗成债,犹愁岁欲残。

栖迟深屋里,拳曲冻毫端。

老眼垂垂暗,名家的的难。

终年无合作,将底世人看。

(0)

班师次拖陵

战马初閒甲士欢,挥戈早已破楼兰。

弥天星斗销兵气,照彻边山五月寒。

(0)

天仙子

十二画屏围楚岫,一缕水沉携满袖。

小桃纤甲印流霞,听玉漏,人归后,两点横波微晕透。

豆蔻梢头春雨瘦,云腻暖金灯下溜。

镜台斜背解罗衣,芙蓉绣,丁香扣,宝袜酥温红影皱。

(0)

浣溪沙

腻粉无端退蝶翎。赤僧偷眼是蜻蜓。

春光先过短长亭。

安得手持修月斧,愿将身作护花铃。

不堪风雨涴丹青。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