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子非仙者,种郎岂隐哉。
- 注释
- 钱子:指代某位名叫钱的人,可能是个有学问但未出世的人。
仙者:指超凡脱俗、具有仙道修养的人。
种郎:可能是诗中人物的名字,也可能暗指隐士。
岂:表示反问,意为怎么会。
隐:隐居,避开尘世生活。
先生:对老师的尊称。
闭门:关门不出,形容专心学术或隐居。
睡:睡觉,这里可能暗指深思熟虑或休息。
弟子:学生,指前来求学的人。
下山来:离开山上(隐居地)到山下来,暗示求学的行为。
- 翻译
- 钱子并非神仙,种郎怎会隐居呢?
先生紧闭房门沉睡,弟子们下山前来求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题四贤像》。从这短短的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古代四位德高望重之士(即伯夷、柳下惠、老莱子、申徒狱)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他们品行和精神境界的颂扬。
"钱子非仙者,种郎岂隐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贤者的赞美,他们虽然不是神仙,但德行高尚,不需隐逸山林,即可显现其不凡之处。这里通过“钱”和“种”,暗指古代的伯夷、柳下惠等人的姓氏,寓意深长。
"先生闭门睡,弟子下山来。" 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师承相续的情景。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贤者学问传承的尊重,以及后学者向往追随的愿望。通过“闭门睡”和“下山来”,诗人巧妙地展现了师徒之间精神的联系和知识的传递。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高风亮节与文化自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本身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尊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子上弟之石井
我生苦终鲜,四海皆弟兄。
四海尚如许,而况吾宗盟。
君年甫弱冠,已有俊异声。
作赋拟三都,著论追过秦。
平生一瓣香,何曾举似人。
子上与济翁,真若吾同生。
我穷无人共,二子慰眼明。
济翁往荆州,君作石井行。
一老便落莫,有话从谁评。
怀哉勿重陈,呼酒且细倾。
罗仲宪送蔊菜谢以长句
学琴自有谱,相鹤自有经。
蔬经我翻尽,不见蔊菜名。
金华诗里初相识,玉友尊前每相忆。
坐令芥孙姜子芽,一见风流俱避席。
取士取名多失真,向来许靖亦误人。
君不见郑花不得半山句,却参鲁直称门生。
过乌沙望大塘石峰
城中长恨不见山,出城见山如等闲。
曹溪过了过岑岭,不惟山粗石仍犷。
山如可师癞满顶,石如陈三瘿联颈。
一路令人眼不开,眼开令人闷不醒。
乌沙未到一溪横,水清见底心已清。
大塘六峰争出迎,水精笔架琉璃屏。
两峰玉笋初出土,三峰冰盘饤角黍。
一峰新琢金博山,雾作沈烟云作缕。
忽然前冈平截断,万丈青尖馀寸许。
山神解怜客子愁,平地跳出苍琳璆。
更借天公修月斧,神工一夜忙雕锼。
近看定何者,远看真可画。
山神自贺应自诧,古来此地无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