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
《杂兴》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众木依繁塔,吾亭俯蔡河。

侧思云骥渡,不忍离歌

窗里游天地,春前种薜萝

养生诚计拙,冥寂天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离歌(lí gē)的意思:形容悲伤离别的歌声。

冥寂(míng jì)的意思:指非常宁静、寂静的状态,没有任何声音或动静。

黍离(shǔ lí)的意思:黍离是指黍谷离乡,比喻离开故乡。

天和(tiān hé)的意思:指天地之间和谐相处,形容世界太平、人民安乐。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养生(yǎng shēng)的意思:指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方法和理论。

云骥(yún jì)的意思:形容马儿奔驰迅猛,非常快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静谧环境中的心境。首句“众木依繁塔”展现了周围树木围绕着高塔的景象,显示出一种宁静而有序的自然景观。接下来,“吾亭俯蔡河”点出诗人在亭中居高临下,远眺蔡河,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视角。

“侧思云骥渡”运用了比喻,将自己比作思考深沉的“云骥”,暗示着内心的哲思与追求。诗人听到“黍离之歌”,不禁心生感慨,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深忧虑。

“窗里游天地”一句,诗人仿佛在小小的窗内游历了广阔的世界,寓言了精神上的自由驰骋。春天来临之际,诗人决定在窗前种植薜荔和萝藦,寓意着回归自然,寻求心灵的宁静。

最后两句“养生诚计拙,冥寂保天和”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自认养生之道简单拙朴,更倾向于通过冥想和寂静来保持身心的和谐,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顺应天道的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怀,寓哲理于自然之中,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宫词一百首·其十二

桃花飞雨腻青堤,万马骄嘶锦障泥。

韨罢温泉仙跸晚,彩云狼籍霸陵西。

(0)

哭李大将军

十万旌旗染血丹,招魂夜夜哭桑乾。

残兵来拾中郎印,野鸟飞登上将坛。

金兽锁门严鼓角,石麟窥冢葬衣冠。

至今唵答骑胡马,犹是将军旧战鞍。

(0)

杂诗二十首·其十五

结发慕遐躅,息驾怀幽奇。

去来山林客,寤寐濠梁期。

岸沙皓明灭,陂冈郁参差。

坐弄霞上月,载采岩下葵。

野酌草昧中,素襟松风披。

蹈海鲁仲连,逃山介子推。

遗荣终自爱,任智亦何为。

向来冥寂意,唯有孤云知。

(0)

登瓜州酒楼留别

枫树清霜恋客杯,日高京口曙烟开。

帆飞细逐通州下,江影青浮北固来。

击楫关心鸿不到,登楼何事角频哀。

秋风黄叶平原里,此去遥应首重回。

(0)

病起别黄淳父

病起心魂冷,行吟古殿惊。

江湖留客地,岁月见君情。

厌听边鸿度,愁看春草生。

孤舟今又别,何处是归程。

(0)

范司马东先生怜仆羁孤客旅邀仆观白鹦鹉复饮之以美酒仆金华贱人也怀恩感意报之以诗

夫子怜飘泊,相邀过草堂。

尊浮桑落酒,鸟出雪衣娘。

石色寒侵户,苔香细入床。

醉来如意舞,容得旧疏狂。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