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林朝芋陨,豳屋昼茅喧。
我忧宁易写,惟有悄无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般的平和景象。开篇“大道来中县,馀粮遍近原”两句,勾勒出一幅农耕生活图画,其中“大道”指的是通往中县的大路,“馀粮”则是指未收割的庄稼,它们繁盛地生长在近郊的田野之中。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丰收的景况,给人以安宁与富足之感。
接着“狙林朝芋陨,豳屋昼茅喧”两句,则将画面推进至更为细腻的描绘。“狙林”是形容树木茂密,“朝芋陨”则指早晨的阳光透过树梢照在山岗上,形成一片明亮之地;“豳屋昼茅喧”中,“豳屋”指的是乡间的小屋,而“昼茅喧”则形容白日里草木间传来的虫鸣声,这些都深化了田园生态的和谐与宁静。
诗人通过“短日方催暮,低云屡向繁”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这里,“短日”意味着夏至之后白昼渐短,“方催暮”则是说日落得越来越早,而“低云屡向繁”则形容晚霞如织,云层重叠,天色渐浓,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两句“我忧宁易写,惟有悄无言”,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与困惑。尽管外在的自然景致给予以平和之感,但内心深处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忧愁,这种情绪在平静的乡间生活中显得尤为突出。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谐美好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内心的不安与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