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不沾(bù zhān)的意思:不受某种影响,不与某物接触或关联
不数(bù shù)的意思:不计算、不计数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枫林(fēng lín)的意思:枫林指的是枫树丛生的地方,也可引申为人群密集的地方。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画意(huà yì)的意思:形容绘画作品或文字的意境深远,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帘外(lián wài)的意思:指事物的外部或边缘。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日光(rì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也用来形容事物明亮、光彩夺目。
塞上(sāi shàng)的意思:指北方边塞地区或沙漠地带。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诗题(shī tí)的意思:指作为诗歌创作题目的内容或主题。
途中(tú zhōng)的意思:指在旅途中,在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中风(zhòng fēng)的意思:指中风病,也用来形容突然遭受打击或意外的困扰。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景象,以晓日、白露、炊烟、残月、山川、枫林等元素,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首句“晓日光寒白露凄”,以“晓日”和“白露”开篇,点明时间与环境特点,晨光微寒,露珠晶莹,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马蹄藉草不沾泥”一句,通过马蹄踏过草地而不沾泥土的细节,进一步强调了清晨的洁净与宁静,也暗示了旅途的轻盈与自由。
“炊烟细袅村帘外,残月犹悬岭树西”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远方,描绘了村落中升起的缕缕炊烟与天空中悬挂的残月,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静谧,又赋予画面以深远的意境。同时,通过“村帘外”和“岭树西”的描述,增加了空间感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塞上山川皆画意,途中风景尽诗题”两句,直接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与感慨。诗人认为,无论是边塞的壮丽山川,还是途中的每一处风景,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诗意的韵味,值得细细品味与歌颂。
最后,“枫林沙坂经行处,不数苏公十里堤”一句,将视角收束至枫林与沙坂,通过与苏轼的“十里堤”相比较,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含着对历史名人的追思与敬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何生龚生归曲江
肯为从师出岭来,三千子亦可人哉。
文章要似风骚体,学问非为利禄媒。
泥迹尚留鸿爪在,云程已报鹗书催。
仪刑只在乡关近,前有张余后有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