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至日归自天庆观二首·其一》
《冬至日归自天庆观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逗晓清寒未苦严,轻霜随分茅檐

雾中失却溪边寺,不见浮屠只见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逗晓(dòu xiǎo)的意思:逗乐,嬉笑。

浮屠(fú tú)的意思:比喻虚幻的事物或空中楼阁。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清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贫困、清贫的生活状态。

失却(shī què)的意思:失去、丧失

随分(suí fēn)的意思:形容程度很高,非常之多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只见(zhī jiàn)的意思:只能看到某一方面,其他方面无法看到或者没有看到。

中失(zhōng shī)的意思:指中了敌人的计谋或陷入困境而失去了自由或主动权。

翻译
清晨的寒气还不算太重,薄霜随意地落在屋檐上。
在弥漫的雾中,溪边的寺庙消失了,只能看见佛塔的尖顶。
注释
晓:清晨。
清寒:清晨的寒气。
苦严:过于严寒。
随分:随意。
点:落下。
茅檐:屋檐。
雾中:在雾中。
失却:消失。
溪边寺:溪边的寺庙。
不见:看不见。
浮屠:佛塔。
只见:只看见。
尖:尖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冬季景象。"逗晓清寒未苦严,轻霜随分点茅檐"两句通过对气候和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初冬时节的温柔与和煦,"逗晓"表明天色渐渐亮起来,而"清寒"则说明虽然冷,但还未到严寒的地步。"轻霜随分点茅檐"形象地展现了轻薄的霜花附着在草尖上的情景。

接着,诗人写道:"雾中失却溪边寺,不见浮屠只见尖。"这里,"雾中失却溪边寺"表达了一种朦胧与迷离之感,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轻纱般的薄雾所笼罩,连那远处的溪边寺也变得模糊不清。接下来的"不见浮屠只见尖"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感觉,不仅是寺庙本身隐匿在雾中,就连佛塔(浮屠)也只露出尖尖的顶端,给人一种神秘而又遥远的感觉。

诗中的意境淡雅而不失深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巧妙运用,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既有形又无形的冬日世界。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客中寄丁景行

半生书剑惜分阴,谁想飘零素发侵。

朋社有盟鸥聚散,客乡无信雁浮沉。

潮回断岸沙痕浅,月落幽池树影深。

归计未成愁入梦,一灯空伴壁间琴。

(0)

观弈图

仙人棋局静忘机,松下灵芝似玉肥。

樵客归时柯已烂,云间谁制芰荷衣。

(0)

匡庐

匡庐望不极,几度涉风涛。

秀色一道出,振衣千仞高。

仙岩谁种玉,鬼谷旧栽桃。

白鹤巢云表,秋宵见羽毛。

(0)

拟古十九首·其九

庭前有奇树,势欲排云齐。

西风正激烈,枝叶沉沙泥。

芳馨清可掬,远思成徒为。

翻怜百鸟巢,悲鸣怨高栖。

(0)

飞花亭·其三

梅残直至落花飞,红映飞花绿映葵。

风信入林添净食,春光一线上游丝。

絮轻便欲排云去,花好多应换骨来。

二十四番却扫尽,冰花剪下作寒梅。

(0)

山馆

石甗峰前绿草肥,菟丝挟雨上梧枝。

天台道士投龙去,少白山人相鹤归。

苜蓿带茸初映日,雕胡落釜半成糜。

石楠花落无人扫,谁卧水阴歌采嶶。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