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照(bì zhào)的意思:形容天空明亮,阳光明媚。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法雨(fǎ yǔ)的意思:指正义之雨,比喻善恶得到应有的报应。
风长(fēng chá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无法阻挡。
观河(guān hé)的意思:观察河流
寒碧(hán bì)的意思:形容寒冷而清澈的颜色。
劫尘(jié chén)的意思:指被劫持、绑架或掳掠。
色相(sè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气色或事物的色彩、外表。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市声(shì shēng)的意思:指城市中繁忙的喧哗声音。
往日(wǎng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以前的时光
无算(wú suàn)的意思:没有计算、没有预料、没有估算。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雨花(yǔ huā)的意思:指雨中绽放的花朵,比喻在困境中产生的美好事物。
周遭(zhōu zāo)的意思:周围的环境或事物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 鉴赏
这首《凤衔杯·登雨花台》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一幅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雨花台上俯瞰四周景色时的所见所感。
首先,“高城不碍登临眼”,开篇即点明了地点——高高的城墙并未遮挡住眺望的视线,暗示了登高望远的开阔视野。接着,“烟树外、大江如线”,远处的树木与蜿蜒的大江形成对比,用“如线”形容江水,既形象又富有动态感,展现出江水的绵延不绝。
“坐对周遭,山色斜阳变”,坐于高处,四周的山色随着夕阳的变换而变化,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接下来,“应皱了,观河面”,观望着江面,似乎心有所动,情感微妙地流露出来。
“野风长,市声远”,风吹过田野,远处的城市喧嚣渐渐远去,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最后,“寒碧照、劫尘无算”,寒凉的碧绿之色映照着,仿佛洗净了世间的尘埃,给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净化的感觉。“往日诸天,法雨花千瓣”,遥想往昔,天空中洒落着法雨,花瓣千片,象征着佛法的广布和慈悲。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在登高远眺时的心境变化,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满了深邃的情感和哲学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
幽花一暝秋如梦,恹恹翳镫笼帐。
泪匊冰绡,愁量锦瑟,香咽纤魂还傍。凄风自飏。
卷叶叶罗衣,冷薰空桁。
谁侣雏莺,梦游分影夜江上。
多情最怜小玉,结连环短佩,仙步来往。
旧月钩阑,残云镜盝,供得閒人惆怅。孤欢半强。
任落拓江湖,楚腰慵唱。起玩凉星,沸帘筝线响。
绮寮怨.为半塘翁题春明感旧图
笛里呼杯人尽,冻醪和泪凝。
对冷月、卧仰空梁,枫林黑、断梦无凭。
年时黄垆聚别,伤高眼、倦客相向青。
怪瘴花、悴折朱丝,悤悤去、夜壑寻坠盟。
最是故人茂陵。摩挲翠墨,情怀似醉还醒。
细说飘零。有哀雁、两三声。
天边唤回辽鹤,教认取、旧春城。诗魂定惊。
花阴甚处是、尘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