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蒋御带荐閤中三偈·其一》
《和蒋御带荐閤中三偈·其一》全文
宋 / 释师观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威音那畔安排个里何曾去来

如是住而无所住,摩醯眼向顶门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排(ān pái)的意思:形容力量浩大,势不可挡的景象。

顶门(dǐng mén)的意思:用头顶或撞击门来表达强烈的愤怒或抗争的情绪。

个里(gè lǐ)的意思:指个人内心深处的想法、意图或秘密。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那畔(nà pàn)的意思:那边的河岸或土地。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威音(wēi yīn)的意思:指声音威严、有威力,能够引起人们的敬畏和震慑。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无所住(wú suǒ zhù)的意思:指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停留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观所作的《和蒋御带荐閤中三偈(其一)》。诗中以佛教禅宗的视角探讨了“威音那畔”(可能指的是极远的佛国或宇宙深处)的境况,表达了超越世俗观念的哲学思考。"个里何曾有去来"强调在那个境界中,没有传统的来去之分,一切皆处于永恒的静止与流动之间。"如是住而无所住"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状态,即虽然看似停留,实则超越了任何形式的束缚,达到了心无挂碍的境地。最后,“摩醯眼向顶门开”借用佛教术语,比喻智慧之眼洞悉宇宙真理,直指人心的最高境界。整首诗富有禅意,引导读者体悟空性与寂静的智慧。

作者介绍

释师观
朝代:宋

释师观(一一四三~一二一七),号月林,俗姓黄,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十四岁,入雪峰山投忠道者出家。年二十四,祝发受戒。谒證老衲于澧州光孝寺,扣可庵然、尤溪印于闽中,又从老衲移住饶州荐福寺。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住平江府蠡口圣因禅院。后历住平江府承天能仁寺、万寿报恩光孝寺、临安府崇孝显亲寺、开山湖州报因佑慈寺、平江府灵岩山崇报寺、临安府西湖澄翠庵、湖州乌回山密严寺。为南岳下十七世,大洪證禅师法嗣。嘉定十年卒,年七十五。有德秀编《月林师观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重九会光化二阕·其二

谁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阳景自新。

随分笙歌行乐处,菊花萸子更宜人。

(0)

送石曼卿赴阙

功名本不与人期,人取功名亦系时。

蜀相閒居久龙卧,马周狂醉竟谁知。

将军身到衡庐问,英主心惊奏牍奇。

宣室思贤方空席,去陈经济勿迟迟。

(0)

夏日诗

夏景多烦蒸,山水暂追凉。

桐枝覆玉槛,荷叶满银塘。

轻扇摇明月,珍簟拂流黄。

壶盛仙客酒,瓶贮帝台浆。

才人下铜雀,侍妓出明光。

歌声越齐市,舞曲冠平阳。

微风动罗带,薄汗染红妆。

共欣陪宴赏,千秋乐未央。

(0)

双行缠·其一

朱丝系腕绳,真如白雪凝。

非但我言好,众情共所称。

(0)

望雪诗

氛氲发紫汉,杂沓被朱城。

倏忽银台构,俄顷玉树生。

绵绵九轨合,昭昭四区明。

(0)

怀丁鹤年高士

白云生虚堂,沧江夜来雨。

念子素抱清,守道犹处女。

离别月几圆,流光歘如许。

佳期怅芳岁,缅怀在知己。

爰我山中癯,旷焉隔秋水。

结佩贻远情,含睇不能语。

松花再开时,愿言寄千里。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