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东帝(dōng dì)的意思:指东方的帝王,比喻权力至高、统治无边。
公出(gōng chū)的意思:指公务出差、外出办事。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两大(liǎng dà)的意思:指两个重要的、有影响力的事物或单位。
沛公(pèi gōng)的意思:指刘邦,刘邦是西汉初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后来成为了西汉的开国皇帝。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土花(tǔ huā)的意思:形容外表华丽但内在质量低劣的东西。
蜗牛(wō niú)的意思:形容行动慢、进展缓慢的人或事物。
西帝(xī dì)的意思:指西方的君主或帝王。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相厄(xiāng è)的意思:相互遭遇困厄或不幸。
雄人(xióng rén)的意思:指英勇、豪杰之人
延缘(yán yuán)的意思:延长缘分,继续交往。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 鉴赏
这首诗《蛮触行》由清代诗人陶澄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式的叙述,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秋林湿尽土花碧”,描绘了一幅秋天林间湿润、绿意盎然的画面,为整首诗营造了深沉而又富含生机的背景。接着,“蜗牛延缘不逾尺”以蜗牛缓慢爬行的形象,象征着行动的迟缓与目标的渺小,同时也暗示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与挑战。
“角中两大安如山,胡为相寻日相厄?”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两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蜗牛角中的两粒沙子)比作高山,强调了它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巨大影响力。同时,通过“相寻日相厄”的描述,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以及在特定条件下,看似微小的力量也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接下来,“东帝西帝齐与秦,当年自谓英雄人”这四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提到的“东帝西帝”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些帝王或英雄人物,他们曾经自认为是英雄豪杰,但最终却未能逃脱命运的束缚,如同前文所述的蜗牛角中的沙粒,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决定事物的走向。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一朝粘壁竟槁死,沛公出为汉天子。”这两句诗以刘邦(沛公)从草根崛起成为汉朝开国皇帝的故事作为收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邦出身低微,但凭借智慧和勇气,最终成就大业,这不仅是对个人奋斗精神的颂扬,也是对命运转折可能性的肯定。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命运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角色的思考。
综上所述,《蛮触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寓言式的叙述,探讨了人生道路的艰难、个体力量与命运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位置和可能的转变。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也富有文学艺术的魅力,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蜥蜴
前年诏书褒蜥蜴,为与生民致膏泽。
圣君虔祷享嘉应,其功似共乾坤敌。
载之令甲告天下,郡县奉承谁敢易。
大臣作诗纪盛事,更唱迭酬盈卷帙。
去冬不雪春不雨,云在西郊尚凝密。
顿来荧惑犯太阳,曜灵无光如血色。
九重焦劳念凶旱,细札数行殊怛恻。
庶官群吏各奔走,欲以精诚干化力。
佛宫老庙皆恳叩,龙宇鹅坛竞搜索。
又令中使持御香,岳渎遍祈犹未获。
首种不入最大事,而况三农方失职。
传闻九路已蠲税,应是田畴少禾麦。
吁嗟蜥蜴厚颜否,造化至幽非尔责。
青童柳枝宛如故,何事威灵减当日。
苍生若望尔为霖,安用庙堂贤辅弼。
《蜥蜴》【宋·吕陶】前年诏书褒蜥蜴,为与生民致膏泽。圣君虔祷享嘉应,其功似共乾坤敌。载之令甲告天下,郡县奉承谁敢易。大臣作诗纪盛事,更唱迭酬盈卷帙。去冬不雪春不雨,云在西郊尚凝密。顿来荧惑犯太阳,曜灵无光如血色。九重焦劳念凶旱,细札数行殊怛恻。庶官群吏各奔走,欲以精诚干化力。佛宫老庙皆恳叩,龙宇鹅坛竞搜索。又令中使持御香,岳渎遍祈犹未获。首种不入最大事,而况三农方失职。传闻九路已蠲税,应是田畴少禾麦。吁嗟蜥蜴厚颜否,造化至幽非尔责。青童柳枝宛如故,何事威灵减当日。苍生若望尔为霖,安用庙堂贤辅弼。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667c673530b158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