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大小(dà xiǎo)的意思:形容物体的尺寸大小。
法身(fǎ shēn)的意思:指佛陀的身体或佛法的体现。
何烦(hé fán)的意思:何烦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做麻烦或费力的事情。
具体(jù tǐ)的意思:具体指事物或概念的明确、明细的特征或表现。
明石(míng shí)的意思:明亮的石头,指明亮、光明。
南明(nán míng)的意思:指南朝时期的明朝南方政权,也指南明时期的人物或事物。
石像(shí xiàng)的意思:指用石头雕刻成的像。也比喻僵化、呆板的形象或者人物。
同归(tóng guī)的意思:指多个人或多个事物最终走向同一个结局或归宿。
吴蜀(wú shǔ)的意思:吴蜀是指吴国和蜀国,用来比喻两个势力相互争斗或竞争。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赵抃所作,题为《登越州新昌石佛阁》。诗中描绘了对南明石像的赞美与思考,展现出诗人对于佛教法身普遍性的深刻理解。
首句“南明石像世称奇”,开篇即点出南明石像的独特与非凡,引人入胜。接着,“人说嘉州具体微”一句,通过对比嘉州(今四川乐山)的石像,强调了南明石像在细节上的精妙之处,进一步突出了其艺术价值和独特性。
“大小何烦较吴蜀”,此句以“大小”为切入点,巧妙地将话题从具体的石像转移到更广阔的比较上,暗示了无论大小,石像都蕴含着深邃的意义,无需过分比较其地域间的差异。这种超越地域界限的视角,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文化普遍性的深刻洞察。
最后,“法身无处不同归”一句,直接揭示了主题的核心——法身(佛教术语,指佛陀的真身或法体,象征真理与智慧)无论在何处,都能找到其存在与体现。这不仅是对石像艺术的赞美,更是对佛法普遍性和内在一致性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宗教情怀与哲学智慧。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南明石像艺术的赞美之旅,更是一次对佛教法身普遍性的深刻探讨,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麔䴠之什六章
濯濯麔䴠,逝言窜枳。虽则匪罞,将创而趾。
我徂唯郊,于以矢死。我严我诲,创若周体。
天之方威,赫焉焉理。交交黄鹂,逝言窜棘。
虽则匪罿,将罬而翼。我徂唯野,于以矢贼。
我严我鞠,罬若通息。天之方怒,赫焉焉辟。
祸之初萌,厥亦细微。嗟彼巧言,如雨如霏。
其端如丝,润里孔滋。匪天行之,人十能之。
祸之方张,厥亦纵横。嗟彼暴言,如庉如霆。
其疾如飏,受肤孔戕。匪天成之,人百能之。
天兮人兮,我胡不陈。翼翼君子,笃棐忱恂。
猃狁内侵,女柅其轮。王曰禦侮,女锡女珍。
师曰延侮,毋再而身。皇皇大明,庶几丽旻。
人兮天兮,我曷敢宣。翼翼君子,靖恭塞渊。
猃狁内侵,女躅其辕。师曰延侮,女憯女愆。
王曰侮予,毋令而全。皇皇大明,庶几丽乾。
《麔䴠之什六章》【明·王世贞】濯濯麔䴠,逝言窜枳。虽则匪罞,将创而趾。我徂唯郊,于以矢死。我严我诲,创若周体。天之方威,赫焉焉理。交交黄鹂,逝言窜棘。虽则匪罿,将罬而翼。我徂唯野,于以矢贼。我严我鞠,罬若通息。天之方怒,赫焉焉辟。祸之初萌,厥亦细微。嗟彼巧言,如雨如霏。其端如丝,润里孔滋。匪天行之,人十能之。祸之方张,厥亦纵横。嗟彼暴言,如庉如霆。其疾如飏,受肤孔戕。匪天成之,人百能之。天兮人兮,我胡不陈。翼翼君子,笃棐忱恂。猃狁内侵,女柅其轮。王曰禦侮,女锡女珍。师曰延侮,毋再而身。皇皇大明,庶几丽旻。人兮天兮,我曷敢宣。翼翼君子,靖恭塞渊。猃狁内侵,女躅其辕。师曰延侮,女憯女愆。王曰侮予,毋令而全。皇皇大明,庶几丽乾。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2967c6857e79ae0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