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头火灭童偷饭,梁上巢空鸟避灯。
樵庵已贮霜前果,竹磴犹存腊后冰。
谁道烟霄花上处,一梯云级万馀层。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同舍(tóng shè)的意思:同舍指同住一个房间或同一个寝室的人,也用来比喻同在一个环境或同一种处境下的人。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山中静谧的景象与诗人独宿山馆的感受。首联“厨头火灭童偷饭,梁上巢空鸟避灯”以生动的细节勾勒出夜晚山中的宁静与荒凉,火灭、童偷饭、巢空、鸟避灯,这些细节共同营造了一种孤寂而略带神秘的氛围。颔联“入夜更无同舍客,今朝唯有放猿僧”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冷与诗人的孤独,只有放猿僧相伴,增添了诗的意境。
颈联“樵庵已贮霜前果,竹磴犹存腊后冰”转而描写山中自然界的景象,霜前果与腊后冰,既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尾联“谁道烟霄花上处,一梯云级万馀层”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高远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无限的遐想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山中夜晚的独特风貌,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同时也蕴含着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帝眷园寝,谒款丘陵。驰道旦筑,行殿宵营。
亘帷成屋,列幔为城。般云谢巧,周日非灵。
乾行玉辇,坤御金舆。六宫婉从,万国宾趋。
銮铃响递,环佩声徐。五臣供帐,百辟燕酺。
朱明司辰,清和肇节。草树蒙恩,禽鱼腾悦。
周历皇畿,轸兹民业。遐揽边关,洪思祖烈。
去遵鸾辂,归泛龙舟。山开阳翠,川效安流。
柔情并畅,睿藻扬休。枚朔第颂,翊赞王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