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傍行(bàng xíng)的意思:指依附于权贵或富人身边,以获取利益或提升自己地位的行为。
骢马(cōng mǎ)的意思:指一匹骑乘的好马。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见底(jiàn dǐ)的意思:指事物的底部或底层被看到或触及,也可引申为了解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洛水(luò shuǐ)的意思:洛水是指洛阳的河流,引申为洛阳的风景和文化。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或富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马路(mǎ lù)的意思:指供车辆通行的道路。
秋晚(qiū wǎn)的意思:秋天的晚上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上阳(shàng yáng)的意思:指阳光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人们的精神状态达到最佳,意味着精神饱满、活力充沛。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阳秋(yáng qiū)的意思:指秋天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景象。
野鹤(yě h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不拘束的人或事物。
夜夜(yè yè)的意思:夜晚连续的每一个晚上。
折腰(zhé yāo)的意思:低头、弯腰行礼或表示恭敬。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折腰吏(zhé yāo lì)的意思:指官员屈从于权贵,低头媚笑,奴颜婢膝。
- 注释
- 心同野鹤:比喻心境淡泊,超脱世俗。
尘远:指远离尘世的纷扰。
冰壶:比喻人的品行高洁或诗文的意境清澈。
见底清:形容诗歌内容清晰,意境深远。
府县同趋:指府县的官员一同前来,可能是处理事务。
升沈:指地位的升迁或沉沦。
故人情:对老朋友的情感。
上阳:唐代洛阳的一个地名,这里代指洛阳。
萧萧雨:形容秋夜的冷雨声。
洛水:黄河的支流,流经洛阳。
寒来:指秋天的寒冷来临。
折腰吏:指屈身于权贵的官吏,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骢马路傍行:骢马,青白色的马,这里代指骑马的官员。
- 翻译
- 心灵像野鹤般远离尘世喧嚣,诗歌如冰壶般清澈见底。
昨日府县官员一同前来的事还历历在目,地位升降并未改变对老朋友的情谊。
上阳的秋夜细雨萧瑟,洛水的寒流声声入耳。
自我感叹仍身为屈身权贵的官吏,可怜那匹青骢马在路旁行走。
- 鉴赏
这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淡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情感。开篇“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两句,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心灵的纯净和诗歌的透明,如同野鹤般超脱尘世,与冰壶相似见底之清澈。接下来的“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沈不改故人情”则是对官场变迁和人情冷暖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旧时往事的怀念以及对人情变化的洞察。
中间部分,“上阳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通过对秋夜雨声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而又宁静的氛围。这里的“萧萧雨”和“夜夜声”不仅传达了自然景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末尾两句,“自叹犹为折腰吏, 可怜骢马路傍行”,则流露出诗人的自嘲与悲凉。诗人将自己比作“折腰吏”,表达了对仕途生涯的无奈和苦涩,同时又对那些在官场上奔波劳碌的人和事感到可怜。最后一句中的“骢马路傍行”则是对那些仍需在艰难困苦中前行者的同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人生洞察,展现了一种超脱而又关切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