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春 日 行 次 钱 塘 却 寄 台 州 姚 中 丞 唐 /杜 荀 鹤 岂 为 无 心 求 上 第 ,难 安 帝 里 为 家 贫 。江 南 江 北 闲 为 客 ,潮 去 潮 来 老 却 人 。两 岸 雨 收 莺 语 柳 ,一 楼 风 满 角 吹 春 。花 前 不 独 垂 乡 泪 ,曾 是 朱 门 寄 食 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帝里(dì lǐ)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或宫廷。
寄食(jì shí)的意思:指依附于别人生活或依靠别人过活。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江北(jiāng běi)的意思:指长江的北岸,也指长江以北地区,一般用来比喻位置、方位或者代指北方。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南江(nán jiā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江,也用来比喻南方地区。
上第(shàng dì)的意思:指考试或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或第一名之外的名次。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乡泪(xiāng lèi)的意思:乡愁的眼泪。
莺语(yīng yǔ)的意思:指美妙的歌声或动听的话语。
朱门(zhū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富贵之家。
- 注释
- 岂:难道。
无心:无意。
上第:功名。
帝里:京城。
家贫:生活贫困。
闲为客:漂泊如过客。
潮去潮来:潮起潮落。
老却:催人老。
两岸雨收:雨后两岸。
莺语柳:莺语柳丝。
角吹春:楼头春风满角吹响春天。
垂乡泪:独自流泪思乡。
朱门:豪门大宅。
寄食身:寄人篱下。
- 翻译
- 并非我无意追求功名,而是京城生活贫困使我难以安定。
在江南江北漂泊如过客,潮起潮落间,岁月催人老。
雨后两岸莺语柳丝轻,楼头春风满角吹响春天。
面对花开,我不只是独自流泪思乡,曾是在豪门大宅中寄人篱下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飘泊异乡、怀念家园的情感。开篇两句“岂为无心求上第,难安帝里为家贫”表达了诗人不愿意为了功名而奔波,但又因为家贫无法安于一处。这里的“上第”指的是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帝里”则是指京城,但由于家境贫寒,难以在繁华的都市立足。
接着,“江南江北闲为客,潮去潮来老却人”两句,诗人将自己的漂泊生涯比喻成随着潮汐流转的旅途,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的“江南江北”泛指南方的广大区域,而“闲为客”则是诗人自谦之词,意味着自己如同闲云野鹤一般漂泊。
“两岸雨收莺语柳,一楼风满角吹春”中,诗人用富有画面感的景象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场景。这里的“两岸”指的是河流或湖泊的两侧,而“雨收莺语柳”则是形容春天雨后的柳树间传来的燕子的叫声,营造了一种恬淡宁静的氛围。
最后,“花前不独垂乡泪,曾是朱门寄食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这里的“花前”指的是春天里花开之处,而“不独垂乡泪”则说明诗人并不孤单地为家乡而流泪,因为曾经在豪门巨族(朱门)寄食,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因此对故土的思念更加深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