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的草扎成的狗,祭祀结束后就被丢弃。
迹已陈:痕迹明显,已经陈旧。
凿开七窍:指赋予生命或灵魂。
天真:这里形容原始、未受污染的状态。
斥鴳:一种小型鸟类,比喻见识浅陋的人。
渠:它,代指斥鴳。
深水蛟龙:比喻有才能但隐居不显的人。
得自神:出自于内在的力量或天赋。
- 翻译
- 祭祀过后废弃的草狗,痕迹清晰可见,被开凿出七窍后显得原始而纯真。
低矮的树枝上,麻雀嘲笑那些无知者,深水中蛟龙却隐藏着神秘的力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次韵孙翊尉(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
"刍狗分明迹已陈" 一句,"刍狗"指的是古代用来比喻探寻事物本质的工具,"分明迹"则是说事物的痕迹已经很明显了。这里诗人通过形象地描述了对真理或本质的追求和探索。
接下来的"凿开七窍是天真","凿开七窍"出自《庄子》,意指挖空头颅中的九窍以达到精神自由。这里诗人借此表达对纯粹本性的追求,即通过内心的净化和解脱来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三句"低枝斥鴳从渠笑",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低枝"可能指的是树枝随风摇曳,"斥鴳"则是比喻诗人自己,"从渠笑"则像是说诗人在流水边上轻松地笑着。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融合和内心的平和。
最后一句"深水蛟龙得自神","深水蛟龙"形象地描绘了深不可测的力量,"得自神"则是说这种力量来自于内在的真实。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表达通过内省和对自然的观察,可以触摸到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界深刻的感悟和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思山居一十首·思登家山林岭
自知无世用,只是爱山游。
旧有嵇康懒,今惭赵武偷。
登峦未觉疾,泛水便忘忧。
最惜残筋力,扪萝遍一丘。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西岭望鸣皋山
高秋对凉野,四望何萧瑟。
远见鸣皋山,青峰原上出。
晨兴采薇蕨,向暮归蓬荜。
讵假数挥金,餐和养馀日。
东郡怀古二首·王京兆
河水昔将决,冲波溢川浔。
峥嵘金堤下,喷薄风雷音。
投马灾未弭,为鱼叹方深。
惟公执珪璧,誓与身俱沉。
诚信不虚发,神明宜尔临。
湍流自此回,咫尺焉能侵。
逮我守东郡,凄然怀所钦。
虽非识君面,自谓知君心。
意气苟相合,神明无古今。
登城见遗庙,日夕空悲吟。
思山居一十首·忆种苽时
尚平方毕娶,疏广念归期。
涧底松成盖,檐前桂长枝。
径闲芳草合,山静落花迟。
虽有苽园在,无因及种时。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
共怜独鹤青霞姿,瀛洲故山归已迟。
仁者焉能效鸷鹗,飞舞自合追长离。
梧桐迥齐鳷鹊观,烟雨屡拂蛟龙旗。
鸿雁冲飙去不尽,寒声晚下天泉池。
顾我蓬莱静无事,玉版宝书藏众瑞。
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室至。
金门待诏何逍遥,名儒早问张子侨。
王褒轶材晚始入,宫女已能传洞箫。
应令柏台长对户,别来相望独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