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东湖至列岫得二小诗·其二》
《自东湖至列岫得二小诗·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日来时万里阴,长江雪后玉千岑。

苍茫不尽登临意,重对晴天豁晚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江雪(jiāng xuě)的意思:比喻清贫自守,不为外物所动。

晴天(qíng tiān)的意思:晴天指的是天气晴朗、没有云彩的天空。在成语中,晴天常常用来比喻事物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

日来(rì lái)的意思:日子一天天过,时间不断流逝。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东湖前往列岫途中所见的壮丽雪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与思考。首句“昨日来时万里阴”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旅程的漫长与阴郁,为后续景象的转变铺垫了基调。接着,“长江雪后玉千岑”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后的长江比作千座玉峰,生动展现了雪后山川的纯净与壮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变换与美丽。

“苍茫不尽登临意”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感慨与思绪的广阔无垠,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深思。最后一句“重对晴天豁晚襟”,在雪后晴朗的天空下,诗人的心胸得以开阔,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与升华,体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融,以及人在面对壮丽景色时心灵的净化与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在自然面前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古锦裾六韵

濯水经何日,随风故有人。

绿衣犹偪画,丹顶尚迷真。

暗澹云沈古,青苍藓剥新。

映襟知惹泪,侵鞯想萦尘。

掣曳无由睹,流传久自珍。

武威应认得,牵挽几当春。

(0)

登途怀友人

日落野原秀,雨馀云物闲。

清时正愁绝,高处正跻攀。

京洛遥天外,江河战鼓间。

孤怀欲谁寄,应望塞鸿还。

(0)

夏夜有寄

月上簟如水,轩高帘在钩。

竹声寒不夏,蛩思静先秋。

偶得清宵兴,方知白日愁。

所思何处远,斜汉欲低流。

(0)

坤维军前寄江南弟兄

二年征战剑山秋,家在松江白浪头。

关月几时乾客泪,戍烟终日起乡愁。

未知辽堞何当下,转觉燕台不易酬。

独羡一声南去雁,满天风雨到汀洲。

(0)

岐下寓居见槐花落因寄从事

才开便落不胜黄,覆著庭莎衬夕阳。

只共蝉催双鬓老,可知人已十年忙。

晓窗须为吟秋兴,夜枕应教梦帝乡。

蜀国马卿看从猎,肯将闲事入凄凉。

(0)

关东献兵部刘员外

昨夜星辰动,仙郎近汉关。

玳筵吟雪罢,锦帐押春还。

已到青云上,应栖绛圃间。

临邛有词赋,一为奏天颜。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