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游踪少,高风物外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烦(bù fán)的意思:不烦意指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不被困扰烦恼。
采芝(cǎi zhī)的意思:比喻寻找并选择优秀的人才。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沉吟(chén yín)的意思:沉思、凝思;静静地思考。
党人(dǎng rén)的意思:指党派之人,特指忠诚于党派的人。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古意(gǔ yì)的意思:指古代的意义、习俗或观念。
怀古(huái gǔ)的意思:怀念古代的事物或人物,对古代文化产生情感上的依恋和敬仰。
明诏(míng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诏书明确而明确地宣布了政策或决定。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吟怀(yín huái)的意思:指吟咏抒怀、吟诵抒怀之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环境与心境,充满了隐逸之风和自然之美。首句“地僻游踪少”点明了隐士所居之地远离尘嚣,环境幽静,游人罕至,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着,“高风物外宜”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自然风光与隐士高洁的品性相得益彰,物我两忘,达到了心灵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不烦明诏辟,应避党人知”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隐士不愿受外界干扰,追求独立自由的生活态度。这里“明诏辟”象征着权力与名利的诱惑,“党人知”则暗指社会上的纷争与是非。这两句诗暗示了隐士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以及对社会复杂关系的避世态度。
“江雾蒙残月,山猿导采芝”描绘了一幅清晨江面雾气缭绕、月色朦胧,山间猿猴引领寻觅灵芝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神秘,也寓意着隐士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和生活乐趣的过程。
最后,“沉吟怀古意,叹息罢题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当前生活的感慨。通过“沉吟”和“叹息”,透露出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或不满。同时,选择“罢题诗”作为结束,可能意味着诗人意识到在隐逸生活中寻找内心平静的重要性,不再过多地抒发个人情感,而是更加专注于内心的修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风第一枝二首·其一
杏叶阴繁,蕉心碧重,东风不放帘卷。
寻香怕认罗囊,觅句先题纨扇。
春光去也,只剩与、轻寒轻暖。
奈今宵、淡月笼烟,记起谢娘庭院。
想多少、年时私愿,又添得、几番恩怨。
相思恁日能消,薄倖今生怎免。
欢期如梦,枉负了、当初心眼。
问何时,嚼蕊吹花,更向绮窗重见。
竹山
冥搜携伴窥山腹,鬼斧神工眩心目。
鼋鼍之窟蛟龙宫,飞仙羽客纷游踪。
岿然足山当湖冲,上有古刹淩空蒙。
登峰放眼渺无际,浮乾荡坤开心胸。
秋云明净秋飙爽,三万六千平入掌。
水天相接涵虚无,点点青螺波下上。
莫向桃源问仙谷,石床丹灶在幽瞩。
谁道竹山无足奇,竹山之奇在山足。
高忠宪公水居
大雅久沦丧,斯道在东林。
先正有遗徽,穹然山水深。
浩渺纵孤舟,云居远追寻。
登涉怀往迹,旷望悦幽心。
群峰散平湖,空翠来苍岑。
伊人虽缅邈,虚室悬鸣箴。
矧兹溯流风,因之白雪吟。
投琼意何厚,赓歌良不任。
自昔期古处,靡靡遂至今。
日月忽西驰,岁暮苦寒侵。
愿言告良友,努力嗣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