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支七绝.江绿》全文
- 鉴赏
这首诗《荔支七绝·江绿》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独特情感和对其品质的高度赞赏。
首先,“枝头已熟疑非熟”,诗人以一种疑惑的口吻描述了荔枝在枝头成熟时的奇特景象,似乎成熟的果实还带着几分未熟的神秘感,这种反差给人以新奇之感,同时也暗示了荔枝的诱人之处。
接着,“蔡谱江家绿荔支”一句,点明了荔枝的产地和品种,绿荔支是江家特有的品种,这里的“绿”不仅指颜色,也暗含了其鲜嫩、清新的特质,让人仿佛能闻到荔枝的清香。
“真与泉南人物称”,诗人在此处将荔枝与“泉南人物”相提并论,意在强调荔枝不仅是美味的水果,更是一种象征,它代表了南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与那些来自泉南的人物一样,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最后,“果中犹作亚魁推”,诗人通过比较,进一步赞美了荔枝在水果中的地位,即使在众多水果中,荔枝也能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被推崇为“亚魁”,即仅次于最优秀者的存在,充分体现了荔枝的卓越品质和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生动描绘和高度赞誉,不仅展现了荔枝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之情,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境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苦热四叠韵答徐半溪
老夫病暑不耐夏,口苦啖粥如啖炙。
虽无竹石富平泉,薄有草堂开魏野。
发狂欲叫转炮焦,习静澄心亦潇洒。
洞庭一苇吾欲航,河朔千杯谁共把。
野人赠我醒酒石,云是得之太湖者。
置之茅亭相对时,清风徐来岂论价。
园树如经烈火焚,盆荷不见琼珠泻。
世途巳悟鹿覆蕉,肉眼谁分珠与瓦。
白首甘为抱瓮迂,黑甜偷得浮生暇。
高槐细柳聊自娱,水阁凉亭㡳须假。
代谢炎凉理则然,吾徒莫更相惊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