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突亭依石,林凹渚见沙。
客倦惊寒思,僧闲忘岁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中僧房景象。"路突亭依石"写出了小路旁简陋的亭子紧贴着石头,显示出山居的质朴;"林凹渚见沙"则通过树林中的凹地和露出的沙地,展现出自然的层次感。"嵚危几岣嵝"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仿佛岣嵝峰一般陡峭;"深蔚似琅琊"则以琅琊山的幽深繁茂来比喻这里的葱郁。
诗人身处其中,"客倦惊寒思"流露出旅途劳顿后对温暖的渴望,以及对季节更迭的敏感;"僧闲忘岁华"则刻画出僧人生活的淡泊与内心的宁静,不为时光流逝所扰。最后两句"两窗风露影,一树枇杷花",通过窗户透过的风露光影和盛开的枇杷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僧居所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僧侣生活的深深赞赏,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旅人情怀。
珠玉不自贵,故为人所怜。
贤愚亦如此,好恶有自然。
闻子欲东南,使我抱幽悁。
炎风沙土中,甘与子留连。
大梁非无客,跪起废食眠。
相看独不厌,以此知子贤。
衰气已难强,壮心方少年。
才高岂易得,勖子在雕镌。
昆仑一支流向东,七月八月船如风。
爱君少壮此行乐,恨我留连成老翁。
神头两岸水无穷,伏槛荷花满地红。
当时不得君携手,今日山川在眼中。
山亭新破一方苔,白帝留花满四隈。
野艳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
乡穷自作幽人伴,岁晚谁为静女媒。
可笑远公池上客,却因松菊赋归来。
於易见耒耜,於诗闻钱鎛。
百工圣人为,此最功不薄。
欲收禾黍善,先去蒿莱恶。
愿同欹器悟,更使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