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把柔丝堤柳嫩,一奁方镜闸波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夜 雨 晓 起 方 觉 宋 /巩 丰 夜 雨 鸣 檐 送 五 更 ,不 惊 高 卧 最 多 情 。窗 间 细 视 花 无 恙 ,墙 外 随 听 屐 有 声 。数 把 柔 丝 堤 柳 嫩 ,一 奁 方 镜 闸 波 清 。出 门 眼 界 殊 明 洁 ,但 觉 春 寒 处 处 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明洁(míng jié)的意思:明亮而洁净。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无恙(wú yàng)的意思:没有受伤或遭受损失,平安无事
眼界(yǎn ji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见识、知识范围或思维方式。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 注释
- 夜雨:深夜的雨。
鸣檐:敲打屋檐。
五更:凌晨。
高卧:熟睡的人。
最多情:最深情。
窗间:窗户缝隙中。
花无恙:花朵安然。
墙外:墙外。
屐有声:木屐踏地声。
柔丝:柔软的新叶。
堤柳嫩:柳树新芽。
方镜:方形镜子。
闸波清:湖水清澈。
眼界:视野。
殊明洁:明亮洁净。
春寒:春日寒冷。
处处生:四处弥漫。
- 翻译
- 深夜的雨滴敲打着屋檐,报时五更,却未惊扰到最深情的梦乡。
从窗户缝隙中悄然观察,花朵安然无恙,墙外传来木屐踏地的声音。
堤边的柳树挂着柔软的新叶,湖面如镜,清澈见底。
走出门外,眼前景象明亮洁净,只觉得春寒料峭,四处皆是清新之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春夜雨景。"夜雨鸣檐送五更,不惊高卧最多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了夜半时分,细雨绵绵地滴落在屋檐上,伴随着夜深人静的五更时辰,这份宁静与温馨让人感到无比的安适与关怀。"窗间细视花无恙,墙外随听屐有声",诗人在窗前仔细观察那些雨中的花朵,看它们是否受到伤害;同时,他也聆听着墙外传来的脚步声,这些声音都表明了生活的平和与美好。
"数把柔丝堤柳嫩,一奁方镜闸波清",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雨后的景象。细软如丝的柳枝在轻柔地摇曳,而那一面方形的明净镜子则反射着清澈的水波,这里的意境是那么平和而宁静。
最后两句"出门眼界殊明洁,但觉春寒处处生",诗人走出家门,发现外面的世界变得异常明净和清新。但同时,他也感受到春天的寒气依旧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这种感觉让人既感到了一丝凉意,也体会到了生命的活力与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夜雨、花朵、柳枝、镜面等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美好片段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丹阳月夜
辞家未云迈,愁思如春长。
谁能见明月,而不念故乡?
舟子掩篷卧,露下凝清霜。
出我瓮中酒,斟酌此清光。
忽闻高楼笛,一曲何悠扬!
飞音过水来,缭绕清川旁。
仿佛《折柳曲》,使我中情伤。
明发又移棹,回首天苍茫。
题谢梅庄侍御军中学易图
河洛理数窥胸中,觥觥岳岳前贤风。
折五鹿角敢言事,龙荒漠漠来从戎。
陀罗海畔今和煦,二月柳条青亦吐。
一编玩味最高峰,仰见天心在子午。
《姤》之金柅复之初,静吉动凶遇有馀。
愿君进退持以正,消息盈虚任卷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