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进士北斋避暑》
《明进士北斋避暑》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相访多冲雨由来德有邻。

卷帘繁暑退,湿树一蝉新。

道在谁为主,吾衰自有因

祗应海上,还作狎鸥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íngjìnshìběizhāishǔ
táng / guànxiū

xiāng访fǎngduōchōngyóuláiyǒulín
juànliánfánshǔ退tuì湿shīshùchánxīn

dàozàishuíwèizhǔshuāiyǒuyīn
zhīyìngjiānghǎishàngháizuòxiáōur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冲雨(chōng yǔ)的意思:冲雨意为在雨中行走,形容人勇敢无畏,不畏艰险。

繁暑(fán shǔ)的意思:酷热的夏天。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卷帘(juàn lián)的意思:指把帘子卷起来,暗指有所隐瞒、掩盖真相或遮蔽事实的行为。

为主(wéi zhǔ)的意思:作为主要的、主导的。

狎鸥(xiá ōu)的意思:指亲近,亲密。

有因(yǒu yīn)的意思:有原因、有缘由。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祗应(zhī yìng)的意思:只应该;只应当

翻译
常常冒雨来访,因为品德使我们成为邻居。
拉开窗帘,炎热的暑气消退,湿润的树上传来新蝉的鸣叫。
真理的道路属于谁?我的衰老自有其原因。
我只适合在江海之上,做一个与鸥鸟为伴的人。
注释
相访:拜访。
冲雨:冒着雨。
由来:自古以来。
德:品德。
邻:邻居。
卷帘:拉起窗帘。
繁暑:酷热。
退:消退。
湿树:湿润的树。
道:道路。
谁为主:属于谁。
吾衰:我衰老。
自有因:自有其原因。
祗应:只应该。
江海:江海之上。
还作:只能做。
狎鸥人:亲近鸥鸟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暑时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开篇“相访多冲雨”表现了朋友间频繁的访问,尽管天气多有倾盆大雨,但这种情谊如同雨水一般纯净而难得。“由来德有邻”则是说诗人与友人的交往建立在共同的品德基础之上,这份情谊也是诗人所珍视的。

接着“卷帘繁暑退,湿树一蝉新”写出了避暑时的景象。夏日炎热之时,卷起窗帘以遮挡烈日,而外面的树木因雨水滋润,一阵蝉鸣声此起彼伏,显得格外清新。

“道在谁为主,吾衰自有因”则透露出诗人对个人修养与品德的追求。诗人似乎在询问什么是正确的人生导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衰老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最后“祗应江海上,還作狎鸥人”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祗应,即随顺;狎鸥,古代指隐士或不愿意参与世俗纷争的人物。这里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像江海上的水鸟一样自由自在,不为世事所累。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避暑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友情、品德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卜邻一绝寄郑景贤

龙沙幽隐子真家,自拨寒泉出浅沙。

我愿卜邻穹帐侧,旋分清酌煮新茶。

(0)

万寿寺创建厨室上梁文·其四

抛梁北,柱石宛有擎天力。

欲模此样向诸方,?杀僧繇描不得。

(0)

寄东林

同参万里寄书来,盥手缄封手自开。

没骨舌头我难说,无根树子若能栽。

金鹏手段平翻海,任老钩竿不钓能。

何日万松轩侧畔,笑谈抵掌一开怀。

(0)

用樗轩散人韵谢秀玉先生见惠东坡杖

圆方顶足法高卑,五九苍苍老节奇。

一日湛然获二宝,东坡铁杖寂通诗。

(0)

次韵黄华和同年九日诗十首·其三

无花复无蝶,不似今秋穷。

黄花岁岁别,九日年年同。

我居北海南,子在西山东。

公余会何日,一醉闲愁空。

(0)

王屋道中

雪岭风林度古关,画图曾见晋名贤。

而今好倩丹青手,添我龙钟一湛然。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