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百载起科甲午王民俊举人贺教谕靳东澜作》
《百载起科甲午王民俊举人贺教谕靳东澜作》全文
明 / 王举鸿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丹桂香飘趁子晨,渊涵星斗映澄滨。

杏坛日暖清光遍,芹頖香生物色新。

一铎唤回长夜晓,五经抽出百年春。

从今科第绵绵者,誉髦应知造士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长夜(ch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寓意困难、艰苦、煎熬的时刻。

抽出(chōu chū)的意思:取出、拔出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丹桂(dān guì)的意思:丹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成语,意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它象征着高雅、美丽和荣耀。

科第(kē dì)的意思:指官职高的人,也指高级官员。

绵绵(mián mián)的意思:连绵不断、不绝。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生物(shēng wù)的意思:生物指的是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士人(shì rén)的意思:士人指的是有学问、有修养、有才干的人。

物色(wù sè)的意思:寻找;搜寻

五经(wǔ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易经》、《书经》、《诗经》、《礼经》和《春秋》的合称。

星斗(xīng dǒu)的意思:指星星闪烁的样子。比喻光彩照人,才华出众。

杏坛(xìng tán)的意思:指古代文人在杏树下讲学或议论文艺之地。

誉髦(yù máo)的意思:指声誉好、名声大、受人尊敬的样子。

渊涵(yuān hán)的意思:渊涵意思深奥,蕴含丰富的学识和知识。

造士(zào shì)的意思:造士指的是培养、选拔人才,使其成为士人。

桂香飘(guì xiāng piāo)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科举考试的盛况与教育的深远影响。首联“丹桂香飘趁子晨,渊涵星斗映澄滨”以桂花的香气和星空的倒影,营造出清晨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象征着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如同星辰般璀璨。接着,“杏坛日暖清光遍,芹頖香生物色新”进一步渲染了学习环境的温馨与生机,杏坛比喻为传授知识的地方,阳光普照,万物生长,芹頖则指代学生们的勤奋努力,他们的成长如同新生的植物,充满了活力。

“一铎唤回长夜晓,五经抽出百年春”两句,通过“一铎”(即钟声)唤醒沉睡的夜晚,寓意教育的力量能打破愚昧,带来光明;“五经抽出百年春”,则强调了经典书籍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如同春天的到来,给社会带来了长久的繁荣与生机。最后,“从今科第绵绵者,誉髦应知造士人”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期待通过教育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教育事业的崇高与伟大,也寄托了对学子们未来成就的期许,以及对教育者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

作者介绍

王举鸿
朝代:明

王举鸿,字伯逵,号问梅。澄迈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副榜,修县志。清光绪《澄迈县志》卷九有传。
猜你喜欢

从叔君冕见访山间自云平生躬耕钓无求于人中有至乐令某作诗写其萧散之状为赋此篇

青鞋布袜绿蓑衣,满目秋江白鸟飞。

小楫扁舟乘兴出,斜风细雨钓鱼归。

有间茅屋临苍巘,寻个樵夫上翠微。

闲趁牧童吹短笛,倒骑牛背入柴扉。

(0)

和胡观光黄元授二首·其二

卧听萧寺五更风,错打当年饭后钟。

不愿绨袍怜范叔,独缘蔬馔识茅容。

黄旗接武来招盗,皂盖行春且劝农。

如此偷安欲持久,荒谋诞计恐无庸。

(0)

再次前韵二首·其二

毛公过我竹间堂,赠我新诗敌夜光。

盛德自为南土秀,清风何羡北窗凉。

漳江日落人争渡,古寺僧归月上廊。

挥麈细谈家世事,时材无复数真长。

(0)

和谢倅谒县学

玉帐高谈已厌兵,聊将小队出郊坰。

先生文史三冬足,学士铜钱万选青。

他日却登龙尾道,教人顶戴佛名经。

诸儒勉称兴贤意,作赋摩空动汉庭。

(0)

寄黄平国正字

麟阁岧峣入紫清,官居真是上蓬瀛。

玉壶风采想如旧,金马文章元有声。

近喜边头新奏捷,独怜江外正拿兵。

老夫饱饭无他虑,料理敲推怠未成。

(0)

再用韵呈师正·其二

涂泽风流出雁门,战场谁为洗啼痕。

圣时宫女自妆薄,不遣燕入苍琅根。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