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曜乃何人,隐居管涔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潺潺(chán ch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细碎的声音。
寄物(jì wù)的意思:寄托物品、寄放物品
敬献(jìng xiàn)的意思:恭敬地献上,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尊重和奉献。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亦复(yì fù)的意思:也能够再次复原、恢复原状
隐居(yǐn jū)的意思:指退隐到山林或乡野中过隐居生活,远离尘嚣。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玉颜(yù yán)的意思:形容女子容貌美丽,皮肤白皙如玉。
再拜(zài bài)的意思:再次行礼,表示恭敬、敬仰。
致辞(zhì cí)的意思:在公开场合表达意见或演讲
重关(zhòng guān)的意思:指重要的关口或关头。
自见(zì xiàn)的意思:自己看得见。形容事物显而易见,不需要别人多加说明。
- 鉴赏
这首诗《咏怀三十首(其十五)》由明代诗人沈鍊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句“玉沉当自见”,以“玉”象征高洁的品质,暗示即使深藏不露,其内在的美德终将显现。接着“珠去有时还”,以“珠”比喻珍贵的事物或人才,表达出它们虽暂时远离,但终会回归的信念。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引人思考内在价值与外在命运的关系。
“刘曜乃何人,隐居管涔山。”这里提到的刘曜,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用来象征那些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的隐士。管涔山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诗的自然意象,也强化了隐逸主题,暗示着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童子持宝剑,再拜扬玉颜。”这一场景描绘了一个天真无邪的童子手持宝剑,恭敬地向某人行礼,以示尊重。这里的“玉颜”既可指美貌,也可象征高尚的品德。这一细节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同时也为后文的对话铺垫了基调。
“致辞且敬献,留佩声潺潺。”诗人通过描述人物之间的交流,展现了对话的庄重与和谐。留下的佩饰发出潺潺的声音,不仅象征着情感的交流,也寓意着美好记忆的留存。
“一岁换五色,三尺当重关。”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述一年四季的变化,以及三尺长的佩饰在保护中的重要性。这样的描写既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又强调了物品的价值与意义。
“寄物不虚得,亦复排群蛮。”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珍视物品、坚持正义的主张。无论是自然界的美好还是道德上的坚守,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捍卫,以此对抗外界的种种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自然之美以及内在价值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递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正义的坚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