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
《杂诗》全文
明 / 李德   形式: 古风

人生代谢阖辟为之机。

盛衰常理,生死乃其宜。

始来本自无,终往奚足悲。

扰扰依形立,百岁为期

黾勉返吾初,俟命复奚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岁(bǎi suì)的意思:形容人长寿,活到一百岁。

本自(běn zì)的意思:从本质上说,本身

常理(cháng lǐ)的意思:指常常存在、普遍适用的道理或规律。

代谢(dài xiè)的意思:指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化过程,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变化或发展。

更代(gēng dài)的意思:更换时代,代表更迭变化。

阖辟(hé pì)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内容高明,有启发性。

黾勉(mǐn miǎn)的意思:努力奋斗,艰苦努力

乃其(nǎi qí)的意思:表示推测或判断某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盛衰(shèng shuāi)的意思:形容事物兴盛和衰落的过程。

俟命(sì mìng)的意思:等待命运的安排,不违背命运安排。

为期(wéi qī)的意思:为一段时间;持续一段时间

无常(wú cháng)的意思:无常指事物的变化无常、不稳定,常常用来形容世事变幻莫测,人事无常。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鉴赏

这首诗《杂诗》由明代诗人李德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生命与时间的本质。诗中以“人生更代谢”开篇,点明生命的轮回与交替,暗示着自然法则的运作。接着,“阖辟为之机”一句,运用了“阖”和“辟”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状态的转换,仿佛是天地间的一次开关操作,充满了哲学意味。

“盛衰无常理,生死乃其宜”,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不可预测性和自然规律的必然性,指出生命的兴衰起伏并非偶然,而是遵循着宇宙的自然法则。这种对生命现象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洞察。

“始来本自无,终往奚足悲”,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生命的起点与终点,认为生命的开始和结束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不应过分悲伤或欣喜。这种对生死的淡然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和接纳。

“扰扰依形立,百岁以为期”,描述了人们在世间忙碌奔波,追求物质与名利,却忽视了生命的真正意义。诗人提醒人们,生命的时间有限,应当珍惜当下,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黾勉返吾初,俟命复奚疑”,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回归初心,顺应命运,不再疑惑和挣扎。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建议,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思,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时保持平和的心态,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幸福。

整首诗以深沉的哲思贯穿始终,既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探索,也是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命运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李德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秋思寄玄览

澄光凉露白,商节气萧森。

愁逐朝云乱,思因夜雨沈。

春罗沾别泪,秋练捣寒砧。

鸟宿人烟暝,萤飞松影深。

闺帷怀远梦,关塞忆归心。

赋就长门怨,歌成团扇吟。

苍茫河汉邈,迢递客星临。

纵有高山调,徒悬绿绮琴。

(0)

同谢丈夜寻天门洞·其二

渺渺回林壑,迢迢上石梯。

屡逢春树歇,渐与暮天齐。

云护松杉古,烟沈虎豹迷。

中峰结茅屋,记得有人栖。

(0)

西门行

出西门,望金天。东方欲出日,方今入虞渊。

累累谁家坟,松柏始齐肩。

昨日车马咽道路,行人逼侧不敢干。

盎有储酒,囊有储钱。

适来故所欢,何不酣歌明烛前。

醉时不见嗔,醒后还相怜。

哀哉灌仲子,杯酒生戈鋋。

岂不劳斟酌,作色矜一言。

今日乐相乐,毋为郁抑坐相煎。

(0)

望九华山

振翮西天来,迢迢一万里。

乘风下青阳,山形削成指。

翠华结层霄,芙蓉列九子。

江南萃佳气,灵异自兹始。

玉壶隐仙踪,金丹含玄理。

乾坤为我炉,日月翼两耳。

真诠苟不迷,逍遥逸凡轨。

愿言憩蓬壶,吾道亦时止。

(0)

题枯木双鹰图

商飙夜捲万木空,苍鹰双飞来海东。

悲台黄云色悽惨,是谁呼堕寒枝丛。

平芜狡?走三窟,志行万里立突兀。

何不翻倒摩高秋,并向层霄见毫忽。

画师有意怜雄姿,写入鹅溪时一披。

广庭风清昼欲静,对此猛气掀霜髭。

吾闻疾鸟犹疾谀,宁知枭凤从来殊。

嗟尔毒爪莫漫驱,天际恐有图南雏。

(0)

有怀

南枝惊鹊北枝飞,碧海青天有梦归。

人在画楼方独坐,满天明月白云衣。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