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爱僧房竹,春来长到池。
不见侵山叶,空闻拂地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夜静谧的山寺景象。"独爱僧房竹,春来长到池"表达了对寺中竹子特殊的情感,它们在春天长得很快,直至垂落到水池之中。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寂寞幽深的生活状态。
"云遮皆晃朗,雪压半低垂"写出了雪后竹子的姿态。竹子在厚雪的压迫下变得弯曲而柔美,这里的"云遮"可能是指山寺周围的云雾,它们没有完全遮挡住竹子的景致,使得即便是在阴霾的天气中,竹子依然显得光明洁净。
"不见侵山叶,空闻拂地枝"则进一步描绘了雪夜中的静谧。诗人并没有看到树叶被积雪覆盖的情景,只是听到竹枝扫过地面的声音。这既强调了雪夜的寂静,也体现了诗人的细腻感受和内心世界。
"鄙夫今夜兴,唯有子猷知"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怀。"鄙夫"是诗人自谦之词,而"今夜兴"则指在这宁静的雪夜中所产生的艺术灵感和情感体验。这一句透露出诗人与常人不同的心境,只有子猷(可能是寺中的僧侣或知己)才能理解这种独特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雪后竹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凤去丹山久不归,昔年宁此览朝晖。
紫庭正带黄绅望,曷日重将九子飞。
前山云物望英英,拘窘无从出户庭。
盖众未知除患术,居閒聊喜卫生经。
客涂淫滞将弥月,王事勤劳每戴星。
已恨归期误占鹊,阿香何苦更飞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