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全文
- 注释
- 人影窗纱:倒装句,谓纱窗映现出一个人影。
影,这里活用作动词,映照影子的意思。
从:听随,听任。
向:到。
檐牙:屋檐上翘起如牙的建筑物。
鬓边斜:斜插在两鬓。
- 翻译
- 人影映上窗纱,原来是:有人来摘花。折花,让他随便折吧!不要管——她摘了花去谁家!
告诉她:屋檐边那一枝,是最好的花,折的时候,折高一点;戴的时候,要在鬓边斜插。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蒋捷的《霜天晓角》,描绘了一幅窗前折花的画面。"人影窗纱"四字,以朦胧的意境勾勒出清晨或傍晚时分,有人在窗前活动的场景,人影在窗纱上若隐若现,显得静谧而神秘。"是谁来折花"一句,引发读者对折花人的想象,可能是闺中女子,也可能是游子思妇。
"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进一步表达了折花人的孤独和无处寄托的情感,花被折下,不知会被送往何方,暗示了离别或思念之情。"檐牙。枝最佳"描绘了花枝在屋檐下最为繁盛,折花者选择最好的枝头,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折时高折些"提醒折花人要稍微高一些折取,可能是在暗示折花人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破坏花的美好,也暗含了对折花者的温柔劝告。最后两句"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则是对折花者的直接叮嘱,希望她将花插在自己的鬓发旁,既是对花的怜爱,也是对自己情感的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折花这一日常细节,寓言了人生的离别与相思,情感细腻,富有画面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月
清切空阶月,相依欲二更。
寂喧非一致,千秋同此明。
萧萧庭中女,俯仰触中情。
对此令人远,况乃兼秋声。
浅深各有感,今昔宁无惊。
秋在孤吟外,愁从何处生。
人生有代谢,万物有衰荣。
茫茫乾坤里,相积为愁城。
欲挽西江水,一洗万古情。
虚窗来素影,清泪落寒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