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其二杨柳枝》
《杂曲歌辞·其二杨柳枝》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词  词牌: 杨柳枝   押[先]韵

馆娃宫畔响廊前,依托吴王翠烟

去国亡台殿毁,却随红树噪秋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烟(cuì yān)的意思:形容山林中缭绕的绿色烟雾。

馆娃(guǎn wá)的意思:指人们因为贪图享乐而不思进取、追求虚荣的状态。

红树(hó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吴王(wú w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为了私利而背叛他人、出卖朋友。

响廊(xiǎng láng)的意思:指声音在廊道或长廊中传播回响,比喻言辞传遍,声势浩大。

依托(yī tuō)的意思:依靠,倚赖

馆娃宫(guǎn wá gōng)的意思:指宫廷内部的争斗和勾心斗角。

注释
馆娃宫:古代宫殿名,与吴王夫差有关,传说为西施所居。
响廊:指能发出回音的走廊。
依托:依靠,依赖。
翠烟:指茂密的绿树如同烟雾般美丽。
剑去:比喻吴国失去昔日的威严或指特定的史事,如专诸刺王僚所用的鱼肠剑等。
国亡:国家灭亡,这里指吴国被灭。
台殿毁:宫殿楼台被毁坏,象征昔日繁华不再。
红树:深秋时树叶变红的树,此处借以描绘秋景。
噪秋蝉:秋日里蝉的鸣叫,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翻译
在馆娃宫的旁边,回廊前列传来声响,这里曾依靠吴王的宠爱养育着翠绿的烟柳。
宝剑已失去,国家灭亡,宫殿楼台毁坏,只留下这些树木随着秋日的蝉声在红叶中喧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哀伤的意境。开头两句“馆娃宫畔响廊前,依托吴王养翠烟”勾勒出一个废弃的宫殿之景,馆娃宫可能是指古代某个王朝的宫殿,而“养翠烟”则隐喻着过去的繁华如同轻薄的云烟般消散。第三句“剑去国亡台殿毁”直接点出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沦丧,剑的失去象征着权力的断送,而国度的倾覆则导致了宏伟建筑的倒塌。末尾两句“却随红树噪秋蝉”则转向自然景物,其中“红树”可能指的是秋天枫叶变红的景致,“噪秋蝉”则形容蝉鸣声,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时间流逝与生命消亡的哀愁。

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历史的荣辱与自然界的更迭相对照,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繁华不再、国家兴衰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的意象也颇具画面感,读者仿佛能见到那被时间遗忘的宫殿废墟,以及在秋风中吱吱作响的蝉鸣声,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与季节变迁感的诗意空间。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