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向閒居谢,诗因老病工。
明日晴当出,看山兴未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自我形象的凋零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开篇“早衰方五十,短发已成翁”两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早逝的青春和年迈的现实,通过“短发”这一细节,传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接着,“客向閒居谢,诗因老病工”两句,诗人似乎在向往一种安静的生活,同时也坦白了自己的创作困境——年岁增长带来的疾病,使得诗歌创作变得艰难。这里“閒居”一词,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隐逸山林的一种渴望。
下片,“残更啼络纬,细雨落梧桐”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这里“残更”二字,可能暗示着日暮时分或是生命的残余,而“细雨落梧桐”的意境,则给人以一种淡雅而宁静的感觉。
最后,“明日晴当出,看山兴未穷”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对自然美景无尽的向往。即便是在病中,诗人的心灵也渴望着与大自然的交流和融合,这种精神状态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份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疾病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和自然之美永不枯竭的追求。
幼时慕八十,妄念笑荒唐。
八十思幼时,过事惊渺茫。
事过三万日,人如傀儡忙。
忙忙到衰老,傀儡是末场。
谬以百年算,畸日苦不长。
虽有六千日,长短未可量。
使长莫如前,使短亦不妨。
固非罹夭阂,白发映黄肠。
生顺与没宁,大观理之常。
今日喜饮酒,乐极发悲伤。
盗蹠不在寿,颜渊千载光。
寿亦何足重,所耻无流芳。
耻贫无润身,不耻食糟糠。
耻贱无克家,诗书在犹亡。
腐草举末焰,螺田怀馀香。
含灵参天地,息存还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