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乙 夜 纳 凉 宋 /陆 游 幽 人 新 制 葛 衣 成 ,二 寸 藤 冠 觉 发 轻 。净 扫 中 庭 延 月 色 ,缓 拖 拄 杖 听 蝉 声 。微 凉 便 欲 疏 纨 扇 ,小 醉 何 妨 倒 玉 罂 。八 尺 风 漪 真 美 睡 ,故 应 高 枕 到 窗 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漪(fēng yī)的意思:指水面上微风吹动所形成的涟漪,比喻一点小小的影响或变化。
高枕(gāo zhěn)的意思:指心情安逸,没有忧虑。
葛衣(gé yī)的意思:指穷苦、贫困的样子。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美睡(měi shuì)的意思:指舒适、安稳的睡眠状态。
纨扇(wán shàn)的意思:形容女子轻盈、柔美的举止和风度。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玉罂(yù yīng)的意思:形容器物的美好和高贵。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真美(zhēn měi)的意思:真实而美好的样子或情景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 注释
- 幽人:隐士。
新制:新做的。
葛衣:葛布衣服。
二寸藤冠:两寸宽的藤编帽子。
觉发轻:感觉头发变轻。
净扫:清扫干净。
中庭:庭院中央。
延:迎接。
月色:月光。
缓拖:慢慢拖着。
拄杖:拐杖。
听蝉声:聆听蝉鸣。
微凉:微微凉意。
疏纨扇:放下丝质扇子。
倒玉罂:倾斜酒壶饮酒。
八尺风漪:八尺宽的风中波纹。
真美睡:美好的睡眠。
高枕:枕着枕头。
窗明:天亮。
- 翻译
- 隐士新制了一件葛布衣,戴上了两寸宽的藤编帽子感觉头发都变轻了。
他清扫庭院迎接清冷的月光,慢慢拖着拐杖聆听蝉鸣的声音。
微风吹来带来一丝凉意,他想放下丝质的扇子;小酌几杯也不妨倾斜酒壶畅饮。
在八尺宽的风中,他沉沉入睡,那真是个美好的睡眠,想必他会枕着枕头直到天亮。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乙夜纳凉》,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夏夜画面。首句“幽人新制葛衣成”,写的是主人公穿着自己亲手编织的葛衣,感受到夏日的清凉,心境淡泊。次句“二寸藤冠觉发轻”,通过小小的藤冠,暗示了诗人轻松自在的心情,仿佛连头发都因之而轻盈。
第三句“净扫中庭延月色”,诗人清扫庭院,迎接清朗的月光,展现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第四句“缓拖拄杖听蝉声”,他悠闲地拖着拐杖,聆听蝉鸣,流露出闲适的生活态度。
第五句“微凉便欲疏纨扇”,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诗人打算放下华丽的纨扇,享受这份自然的凉爽。第六句“小醉何妨倒玉罂”,在这样的夜晚,诗人微有醉意,也无妨畅饮,表现出他的豪放不羁。
最后两句“八尺风漪真美睡,故应高枕到窗明”,诗人想象自己在八尺大的床榻上,沉浸在风带来的涟漪般的舒适睡眠中,直到窗户明亮。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夏夜纳凉的惬意生活,展现了其闲适与乐观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友人吴瑞生尝患腹痛自言遇小不平辄发以酒浇之则止酒醒复然余闻而异之为作此歌不敢望枚生七发聊用广瑞生意耳
袁生尝有言,人不可无癖。
天下难医是俗病,往往奇人有奇疾。
吴郎洒落风流人,何事捧腹常呻吟。
自言此中多磈礧,遇事辄发谁能禁。
初如车轮辘轳搅,继乃干戈剑戟扰。
但得一盏春融融,无那酒醒愁渺渺。
余闻此言三叹息,此症未许庸医识。
余老世途屡折肱,请为放言代草檄。
君不见此中空洞自本来,何处崎岖得荆棘。
会当笥经卷五千,兼可容卿辈数百。
有时五岳起立江河奔,有时青天万里云无迹。
纷纷冰炭徒满怀,摩挲祗供一笑剧。
劝君不用纯灰三斛洗,世间亦无中山千日醴。
酒不为功亦非祟,但请皈心向慈氏。
为君刬却人我根,到处常得轻安体。
《友人吴瑞生尝患腹痛自言遇小不平辄发以酒浇之则止酒醒复然余闻而异之为作此歌不敢望枚生七发聊用广瑞生意耳》【明·李流芳】袁生尝有言,人不可无癖。天下难医是俗病,往往奇人有奇疾。吴郎洒落风流人,何事捧腹常呻吟。自言此中多磈礧,遇事辄发谁能禁。初如车轮辘轳搅,继乃干戈剑戟扰。但得一盏春融融,无那酒醒愁渺渺。余闻此言三叹息,此症未许庸医识。余老世途屡折肱,请为放言代草檄。君不见此中空洞自本来,何处崎岖得荆棘。会当笥经卷五千,兼可容卿辈数百。有时五岳起立江河奔,有时青天万里云无迹。纷纷冰炭徒满怀,摩挲祗供一笑剧。劝君不用纯灰三斛洗,世间亦无中山千日醴。酒不为功亦非祟,但请皈心向慈氏。为君刬却人我根,到处常得轻安体。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2867c69d0aa90b0589.html
三月十三夜同陆大无界待月虎丘得殿字
清游及佳辰,载酒出芳甸。
日落风气高,晴郊绿初遍。
入寺踏清阴,登高揽葱茜。
须臾剑壑暝,素月流绀殿。
林影散积雪,石光摇匹练。
鼓罢扬清歌,人开出素面。
此时人境空,喧寂同一善。
低回洵可乐,去留亦无恋。
吾侪区中人,踪迹辘轳转。
今日与明日,时乎会有变。
空怀买山期,坐受尘网罥。
百年春几逢,一春月几见。
春月此丘中,契阔共谈宴。
我唱子可和,涤子端溪研。
游览与二三子作
芳挹北山桂,饥茹南涧芝。
悠悠二三子,空谷白云期。
净业青莲宇,澄怀秋水陂。
閒来展玉册,兴至引藤卮。
自取山人适,而将玄化窥。
朝随野鼯出,暮与落霞之。
龙性谁能扰,鸥机本不疑。
形骸元土木,悔吝乃磷淄。
是节方流火,凉飙清我肌。
露华盈北渚,月彩耀前墀。
松作笙簧听,川将缟练披。
酣歌似河朔,清燕类南皮。
若问穷通理,蒙庄吾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