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联出自清代桑春荣所撰写的《畿辅先哲祠联》。通过这副对联,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深刻见解。
上联“学焉各得性之所近”意味着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兴趣所在或天赋所在,即“性之所近”。这里的“性”,不仅指人的本性,更包含了个人的兴趣、特长和潜能。强调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学习路径和节奏,关键在于发现并引导他们向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发展。
下联“贤者亦将有感于斯”则表达了对那些杰出人物的敬意。这里的“贤者”指的是道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士。作者认为,这些贤者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受到启发,产生共鸣。这不仅仅是对他们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整个教育体系以及文化传承的肯定。它暗示了优秀的人才不仅能够从这样的环境中汲取养分,还能够成为后世的榜样,激发更多人追求知识、品德与卓越。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既是对教育理念的深刻阐述,也是对人才成长环境的赞美。它强调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对人才的尊重与激励,以及教育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合花·星拱尧眉
星拱尧眉,日临云幄,晓天初静炎曦。
香凝翠扆,花笼禁殿风迟。
彩山高与云齐。
奉明主、玉斝交挥。
庆天申旦,九州四海,同咏昌时。
今年麦有双歧。
别有琅玕并节,深秀联枝。
丰世瑞物,嘉祥效祉熙熙。
坐中莫惜沈醉,仰三圣、玉德光辉。
献南山寿,严宸万载,永奉垂衣。
长安有狭斜行二首
长安有狭斜,劣劣通香毂。
道逢二少童,问君住何曲。
我家本神京,住近濯龙北。
长子爵执圭,次子为相国。
小生无高位,校讐在天禄。
三子俱下来,游人住行足。
三子俱入门,金紫照华屋。
三子俱升堂,戏彩弄丝竹。
大妇缝罗襦,中妇裁冰縠。
小妇调鸣筝,切切声相续。
丈人幸安坐,置酒奏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