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刺绣裙与娘着,使我红蚕堆满箔。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粥(bái zhōu)的意思:指没有添加任何调料或配料的白色米粥,比喻简单、朴素或不加修饰的生活。
傍门(bàng mén)的意思:指依附在权贵、有势力的人或团体身边,以获取利益或提升地位。
蚕娘(cán niáng)的意思:指勤劳的女性,比喻勤奋努力、不辞辛劳的人。
多露(duō lù)的意思:显露得太多,暴露得太多。
官租(guān zū)的意思:指官员收取的贿赂或者官员的薪俸。
红蚕(hóng cán)的意思:比喻不受约束的生活或者自由自在的状态。
华灯(huá dēng)的意思:指繁华热闹的灯火辉煌之景象,也用来形容盛大的场面或热闹的气氛。
椒浆(jiāo jiāng)的意思:原指红辣椒的浆汁,比喻言辞尖锐、刻薄。
郎衣(láng yī)的意思:指男子的衣服,也用来比喻男子的容貌或品行。
罗襦(luó rú)的意思:罗襦是指华美的衣裳。
女儿(nǚ ér)的意思:女儿指的是女性子女。在成语中,女儿往往用来比喻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概念。
桑树(sāng shù)的意思:比喻为人忠诚、恪守信义。
他家(tā jiā)的意思:指某人的家庭,也泛指某人所属的团体或组织。
田家(tián jiā)的意思:指农村家庭、农户;也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简朴。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远行(yuǎn xí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或原地去远方旅行、出使、出征等。
织缣(zhī jiān)的意思:织缣是指用纺织机织布,比喻精心筹划、细心经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农村妇女祭祀蚕神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妇们为养蚕、祈求丰收而进行的劳作与仪式。
首句“华灯白粥陈椒浆”,以“华灯”象征祭祀的庄重与隆重,“白粥”和“椒浆”则是供品的简朴与香醇,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农妇们在简陋生活中的虔诚与希望。接着“田家女儿祀蚕娘”点明了主题,将女性角色置于中心位置,强调了她们在农业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愿刺绣裙与娘着,使我红蚕堆满箔”表达了农妇们对丰收的热切期盼,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中的红蚕能够繁盛生长,最终带来丰富的收获。这种朴素的愿望,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家织缣裁罗襦,妾家卖丝充官租”则揭示了不同家庭之间的差异,以及农妇们为了生计不得不面对的经济压力。通过对比,突出了农妇们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乐观与坚韧的精神。
“馀作郎衣及儿袄,家贫租重还有无”进一步展示了农妇们的勤劳与牺牲精神,她们不仅要为家庭制作衣物,还要承担沉重的赋税负担。这种无私奉献,体现了农妇们对家庭的责任感与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蚕时桑远行多露,好傍门前种桑树”以实际行动呼吁,即使在劳作艰辛之时,也不忘种植桑树,为来年的养蚕做好准备。这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是农妇们智慧与韧性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农妇们在艰苦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坚持,以及她们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所展现出的智慧与韧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