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西 江 月 ·江 畔 溪 边 雪 里 元 /马 钰 江 畔 溪 边 雪 里 。阴 阳 造 化 希 奇 。黄 芽 瑞 草 出 幽 微 。别 是 一 般 香 美 。用 玉 轻 轻 研 细 。烹 煎 神 水 相 宜 。山 侗 啜 罢 赴 瑶 池 。不 让 卢 仝 知 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是(bié shì)的意思:表示不同于寻常、与众不同。
不让(bù ràng)的意思:不允许或不让步。
出幽(chū yōu)的意思:走出幽暗或困境,重新见到光明。
烹煎(pēng jiān)的意思:指煎炒、烹炸等烹调方式,也引申为遭受痛苦、折磨。
瑞草(ruì cǎo)的意思:指预示吉祥和幸福的草木。
神水(shén shuǐ)的意思:指非凡的才智或卓越的技艺。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希奇(xī qí)的意思:稀少而奇特,罕见而特别。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瑶池(yáo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地方或美人。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幽微(yōu wēi)的意思:微小而隐蔽的,形容事物不起眼或不易察觉。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荣茂世
戎马绝黄流,飞尘暗京畿。
竟成王室祸,痛定不忍思。
衣冠半陷没,逃难皆散之。
有如水衡君,将命弗顾危。
跃马赤手出,扼隘河之湄。
中途被冲突,星夜西南驰。
回头望城阙,夐隔母与妻。
半年无家书,欲言涕先挥。
微身亦曷爱,所忧国步隳。
仓黄偶不死,定省陈苦辞。
汴水六七月,横泛被两堤。
河渠忽中乾,漕挽功莫施。
不劾辄加罪,散秩总厥司。
相次下维扬,庀职从六飞。
众人之所畏,远害夫何疑。
春来仪真火,鼠辈轻王师。
伟哉马氏妹,贞节不可欺。
终焉兵在颈,视死端如归。
何惭古烈妇,事与日月垂。
君性根孝友,而不求人知。
方其闻孽初,对客神若痴。
茹悲不敢哭,上念亲老悲。
岂惟识者悼,行路犹歔欷。
兹畴魏楼功,叙君官甚卑。
几年始见录,孰为公是非。
君怀有直气,不为宠辱移。
朝来又骇闻,白简停官资。
索马亟往唁,我心有不怡。
君乃笑迎我,喜色见睫眉。
曰此造物意,巧以从其私。
舟楫密已办,生具亦甚微。
税驾不可必,苟全其庶几。
我贫君不厌,交契管鲍期。
去意尚勇决,升斗不足縻。
春风鼓河水,立岸看解维。
四郊鼙鼓声,问君此何时。
《送荣茂世》【宋·李处权】戎马绝黄流,飞尘暗京畿。竟成王室祸,痛定不忍思。衣冠半陷没,逃难皆散之。有如水衡君,将命弗顾危。跃马赤手出,扼隘河之湄。中途被冲突,星夜西南驰。回头望城阙,夐隔母与妻。半年无家书,欲言涕先挥。微身亦曷爱,所忧国步隳。仓黄偶不死,定省陈苦辞。汴水六七月,横泛被两堤。河渠忽中乾,漕挽功莫施。不劾辄加罪,散秩总厥司。相次下维扬,庀职从六飞。众人之所畏,远害夫何疑。春来仪真火,鼠辈轻王师。伟哉马氏妹,贞节不可欺。终焉兵在颈,视死端如归。何惭古烈妇,事与日月垂。君性根孝友,而不求人知。方其闻孽初,对客神若痴。茹悲不敢哭,上念亲老悲。岂惟识者悼,行路犹歔欷。兹畴魏楼功,叙君官甚卑。几年始见录,孰为公是非。君怀有直气,不为宠辱移。朝来又骇闻,白简停官资。索马亟往唁,我心有不怡。君乃笑迎我,喜色见睫眉。曰此造物意,巧以从其私。舟楫密已办,生具亦甚微。税驾不可必,苟全其庶几。我贫君不厌,交契管鲍期。去意尚勇决,升斗不足縻。春风鼓河水,立岸看解维。四郊鼙鼓声,问君此何时。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8267c6c55120d00993.html
送李巨源
我世君家居里同,异时德邻饱过从。
论文高摘屈宋艳,结交远蹑管鲍踪。
嗟我不识丈人行,喜君雅有前辈风。
靖康三月虎狼去,长安城中一再逢。
笑谈未了已吹断,五年千里一转蓬。
只知兵戈事奔窜,岂料樽酒陪从容。
清溪照人山入座,莺声已老春事空。
人生一世太草草,客舍百事尤匆匆。
和文已远典型在,芝兰玉树庭砌中。
况君屡持使者节,至今能声满河东。
丞相方须幕中画,国士之顾必所蒙。
开元贞观望公等,天子不在咸阳宫。
次韵端礼谢郭宰载酒相访之什
贤哉令尹出名胄,百里歌谣不容口。
岂弟父母今信之,视民恐伤如足手。
讼庭端可置雀罗,若网在纲无杂糅。
万顷之陂黄叔度,云梦何止吞八九。
潘岳无事只种花,陶潜有巾惟漉酒。
三公九卿唾不取,金印从渠大如斗。
刘君语默端可人,固知十室忠信有。
五经腹笥贯今古,决疑索隐如瓜剖。
小圃风烟似洛阳,翠微不减绿野堂。
会闻激烈歌时康,不负抵掌工雌黄。
何时赠扇乃有语,向来仁风已奉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