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入(chū rù)的意思:指出入门户,进出行动。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幅巾(fú jīn)的意思:指巾帛的尺寸大小,也比喻事物的规模大小。
负山(fù shān)的意思:指承担巨大的重担或责任。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孤负(gū fù)的意思:指单独承担责任或背负某种困难,没有得到他人的帮助或支持。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湖海(hú hǎi)的意思:湖海指广阔的水域,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广阔、辽阔。
酒量(jiǔ liàng)的意思:指一个人所能喝酒的量力大小。
开先(kāi xiān)的意思:指在时间、顺序上领先于其他人或事物。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如旧(rú jiù)的意思:像从前一样,没有改变。
僧舍(sēng shè)的意思:僧舍是指寺庙或僧人的住所。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上游(shàng yóu)的意思:指河流的上游,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起始阶段或最高层次。
巍然(wēi rán)的意思:形容高大、威严的样子。
相遇(xiāng yù)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人或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遇。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黄宗羲所作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梦汪魏美》,表达了诗人对旧友汪魏美的怀念之情。首句“湖上游踪已数年”,描绘了诗人与汪魏美曾经在湖上共度的美好时光,如今只能在梦中重逢,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次句“幅巾酒量曾如旧”,通过“幅巾”和“酒量”的细节,暗示了朋友间的亲密无间和豪爽性格。
第三句“僧舍寒镫何处眠”,想象汪魏美可能身处僧舍,夜晚在昏暗的寒灯下独眠,寄寓了对友人的关切和对别后生活的想象。接着,“湖海故人将尽矣”表达了对好友们逐渐离世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那堪出入如相避,孤负山阴雪后船”,诗人感叹命运弄人,仿佛有意避开他们的相聚,使得他们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共享山水之乐,最后以“孤负”一词表达了对未能与友人共赏雪景的遗憾,以及对汪魏美独自乘船的想象。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豫章行·其一
江南地远接闽瓯,山东英妙屡经游。
前瞻叠障千重阻,却带惊湍万里流。
枫叶朝飞向京洛,文鱼夜过历吴洲。
君行远度茱萸岭,妾住长依明月楼。
楼中愁思不开嚬,始复临窗望早春。
鸳鸯水上萍初合,鸣鹤园中花并新。
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
照骨金环谁用许,见胆明镜自生尘。
慨然成咏诗
新春光景丽,游子离别情。
交让未全死,梧桐唯半生。
值热花无气,逢风水不平。
宝鸡虽有祀,何时能更鸣。
夜听捣衣诗
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
今夜长门月,应如昼日明。
小鬟宜粟瑱,圆腰运织成。
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
石燥砧逾响,桐虚杵绝鸣。
鸣石出华阴,虚桐采凤林。
北堂细腰杵,南市女郎砧。
击节无劳鼓,调声不用琴。
并结连枝缕,双穿长命针。
倡楼惊别怨,征客动愁心。
同心竹叶碗,双去双来满。
裙裾不奈长,衫袖偏宜短。
龙文镂剪刀,凤翼缠篸管。
风流响和韵,哀怨声凄断。
新声绕夜风,娇转满空中。
应闻长乐殿,判彻昭阳宫。
花鬟醉眼缬,龙子细文红。
湿摺通夕露,吹衣一夜风。
玉阶风转急,长城雪应暗。
新绶始欲缝,细锦行须纂。
声烦广陵散,杵急渔阳掺。
新月动金波,秋云泛滥过。
谁怜征戍客,今夜在交河。
栩阳离别赋,临江愁思歌。
复令悲此曲,红颜馀几多。
《夜听捣衣诗》【南北朝·庾信】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今夜长门月,应如昼日明。小鬟宜粟瑱,圆腰运织成。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石燥砧逾响,桐虚杵绝鸣。鸣石出华阴,虚桐采凤林。北堂细腰杵,南市女郎砧。击节无劳鼓,调声不用琴。并结连枝缕,双穿长命针。倡楼惊别怨,征客动愁心。同心竹叶碗,双去双来满。裙裾不奈长,衫袖偏宜短。龙文镂剪刀,凤翼缠篸管。风流响和韵,哀怨声凄断。新声绕夜风,娇转满空中。应闻长乐殿,判彻昭阳宫。花鬟醉眼缬,龙子细文红。湿摺通夕露,吹衣一夜风。玉阶风转急,长城雪应暗。新绶始欲缝,细锦行须纂。声烦广陵散,杵急渔阳掺。新月动金波,秋云泛滥过。谁怜征戍客,今夜在交河。栩阳离别赋,临江愁思歌。复令悲此曲,红颜馀几多。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7667c6827baa438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