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韵集古十四绝为户部白玢郎中题画·其十三》
《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韵集古十四绝为户部白玢郎中题画·其十三》全文
明 / 程敏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家住红蕖曲水滨,天晴宫柳暗长春

溪边物色图画,须就桃源主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春(cháng chūn)的意思:长久的春天,指事物长期兴盛、繁荣的状态。

红蕖(hóng qú)的意思:红蕖是指红色的荷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柳暗(liǔ àn)的意思:指柳树茂密遮蔽阳光,使地面显得阴暗。比喻环境幽暗、景象模糊。

曲水(qǔ shuǐ)的意思:曲水,指水流弯曲蜿蜒的样子。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图画(tú huà)的意思:图画是指绘画、画作。也可用来形容形象生动、生动有趣。

物色(wù sè)的意思:寻找;搜寻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家住红蕖曲水滨",诗人以自家居所为起点,暗示了环境的清幽和水边荷花的艳丽。"天晴宫柳暗长春",晴朗的天气下,宫柳依依,给春天增添了生机,"暗长春"三字则描绘出柳树在阳光下的婆娑姿态和春意盎然的氛围。

"溪边物色宜图画",诗人赞赏溪边景色如画,适合入画,显示出他对自然美的高度评价。最后一句"须就桃源问主人",诗人邀请观赏者仿佛进入桃花源般的理想境界,去向这里的主人探寻更深层次的美和故事,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启发。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作者介绍
程敏政

程敏政
朝代:明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猜你喜欢

题沧海遗民台阳诗话

如此江山竟付人,干戈留得苦吟身。

乱云残岛开诗境,落日荒原泣鬼燐。

埋碧可怜黄帝裔,杀青谁作素王臣?

请将风雅传忠义,斑管重回故国春。

(0)

送谢四东归

故人访我东海来,春风万里心颜开。

故人别我东海去,临歧各短英雄气。

七年不见今再见,沧海桑田事万变。

中间不变故人心,袖手海天看龙战。

君来一月无停车,访我更访山中庐。

老亲喜君送君出,来此十日相同居。

七年乃有此十日,但觉日行比常疾。

此日不为君我留,南风日日催行舟。

舟行既速况有轮,轮转四海扬胡尘。

送君此去作胡语,乐府休唱胡无人。

我年方强君未老,惜君投身隐海岛。

亚洲大陆局日新,时势径待英雄造。

海山之高一万三千尺,当年弃去良可惜。

横来不王复不侯,为我归言岛中客。

包胥存楚约可寻,廉颇用赵原初心。

相期亚陆风云再相见,骑鲸东海来挽神州沉。

(0)

梦觉

梦觉游仙天欲明,东窗一角白初生。

梅花纸帐春慵起,卧听山禽奏乐声。

(0)

追和裴君晚登阜民台之作

斜阳满目起城笳,天末吴云点暮鸦。

醇酒醉寻公瑾宅,远山晴入小乔家。

高台春晚愁铜雀,废署年深长石花。

怀古登临倍惆怅,东风何处戟沉沙。

(0)

叠韵答夏季平见赠

群胡竞作天魔舞,㣼利天宫下兵雨。

空山月黑翁仲语,欲灭皇风扫三古。

满目女娲抟土人,濛濛梦入蟪蛄春。

直甘大地作布施,何惜恒河沙等身?

是何世界今顿遇,一切法消偈四句。

相期出挽阳九厄,日轮天转黄人气。

(0)

黄田山行

黄田山下寒飙肃,白发老妪当道哭。

问妪何事何愁蹙?

妪言有儿昨伐木,遇虎于山饱虎腹。

兹山往昔安樵牧,年来有虎伤人畜。

啸侣呼群食而宿,狼藉满山飞血肉。

犬豕未能餍所欲,近村噬人今五六。

谈者色变谁能逐?

空山辗转穷无告,残年自悲成老独。

嗟哉妪悲良足悲,惜尔不遇陈公网鳄时!

鳄杀儿,诉公知,公杀鳄,偿孤儿,鳄且可杀,虎何能为?

妪乎!今则将安之?妪悲妪徒悲,不如勿悲妪且归。

妪若不归虎将来,寒云黯黯白日颓。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