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塔深巢鸟,砖街曲类蛇。
《铜陵二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多生(duō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一生中经历了多次轮回转世,多次投胎。
烽堠(fēng hòu)的意思:指烽火台和边防堡垒,比喻战争、冲突不断的地方。
官衙(guān yá)的意思:官府衙门,指政府机关的办公场所。
沤麻(òu má)的意思:指因为精疲力竭而昏昏沉沉的状态
山立(shān lì)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挺拔,气势雄伟。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县官(xiàn g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小地方有一点权力,却把自己当成了大人物,狂妄自大。
渔槎(yú chá)的意思:渔槎是指渔民用来停泊船只的木桩或木筏。这个成语比喻人们以渔民的心态去待遇自己的朋友,也用来形容待人真诚、友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寂寥的明代铜陵景象。首句“石塔深巢鸟”写的是石塔之上,鸟儿筑巢,暗示了环境的偏僻和人迹罕至。次句“砖街曲类蛇”则以比喻的手法,形容弯曲的砖街如同蛇行,进一步渲染了街道的狭窄和破败。
“平山立烽堠”展示了山头尚存的烽火台,象征着昔日军事防御的遗迹。而“小港隐渔槎”则描绘了渔舟藏于小港之中,渔夫的生活可能也已式微。“田废多生荻”说明农田荒芜,野生荻草丛生,显示了经济的凋敝。“池湮不沤麻”则写池塘堙没,麻的沤制业可能已经不再。
最后两句“独存荒鬼殿,未有县官衙”,点出尽管有古老的殿堂留存,但官府机构却已不见踪影,揭示了此地的衰败和无人管理的状态。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明朝铜陵地区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