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从门外閧,经自室中钞。
《懒宜巢咏怀四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懒散生活的向往与自我调适的过程。首句“懒性无从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性格倾向——懒惰,并且暗示这种性格难以通过外在手段改变。接下来,“如鸠守一巢”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筑巢的鸠鸟,固守一处,形象地表达了对稳定、安逸生活的追求。
“尘从门外閧,经自室中钞”两句,通过对比门内外的喧嚣与室内的静谧,展现了诗人对于外界干扰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宁静。这里的“钞”字,意为抄写或记录,暗含了诗人虽处静室,但内心仍有所思所想。
“寂寞苔生发,参差竹放梢”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的生机。苔藓的生长与竹子的生长,既是对自然界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生命的活力。
最后,“得閒安我拙,心事付悬匏”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时的态度:在闲暇之时,安于自己的懒惰,将心中的思绪寄托于某种物件(此处的“悬匏”可能指悬挂的葫芦,葫芦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吉祥、智慧的寓意),既是对自我性格的接纳,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超脱与智慧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面对自身特性时的自我调适与接受,充满了哲理意味和生活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