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传》
《河传》全文
清 / 文廷式   形式: 词  词牌: 河传

宵静。灯烬。月临窗。瓜架虫声送凉。

怨君忆君清漏长。罗裳近来销旧香。

锦字书成情默默亲手织。要胜春花色。

茧多丝,柳多枝。罘罳。晓风千里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花(chūn huā)的意思: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景象,也可以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

灯烬(dēng jìn)的意思:指烛火快要熄灭的状态,比喻事物接近尽头或即将消亡。

罘罳(fú sī)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纷乱杂乱。

锦字(jǐn zì)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丰富多彩。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罗裳(luó cháng)的意思:形容衣袂飞舞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盛装华丽的服饰。

默默(mò mò)的意思:默默指的是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默默地做某事,不声张,不出声。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亲手(qīn shǒu)的意思:亲自动手去做某事

字书(zì shū)的意思:指字典或者字典类书籍。

锦字书(jǐn zì shū)的意思:形容写得很好,文采斐然的文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感伤的夜晚画面。"宵静。灯烬。月临窗",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夜深人静,灯火已残,月光洒落窗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瓜架虫声送凉",通过虫鸣声增添了秋夜的寂寥,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怨君忆君清漏长",诗人借漏壶滴水声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淡淡的哀怨,"罗裳。近来销旧香",衣裳上的香气消散,暗示了情感的淡漠与岁月的侵蚀。接下来,"锦字书成情默默",表达了书信往来时的深情厚意,但只能默默倾诉,无法言尽。

"亲手织。要胜春花色",诗人通过亲手编织的情物,寄托了对对方的深深爱意,希望这份感情能超越春天的繁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最后两句"茧多丝,柳多枝。罘罳。晓风千里吹",以蚕丝的坚韧和柳条的柔韧象征爱情的坚韧与缠绵,晓风吹过,仿佛将这绵绵情意带到千里之外。

整体来看,这首《河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文廷式的婉约词风和深情内敛的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文廷式

文廷式
朝代:清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芸阁,号纯常子、罗霄山人等,江西省萍乡市城花庙前(今属安源区八一街)人,清咸丰六年丙辰十二月二十六日辰时(公元1856年1月21日)生于广东潮州,成长于官宦家庭,为陈澧入室弟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词家、学者,在甲午战争时期主战反和,并积极致力于维新变法运动,是晚清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榜眼。1898年戊戌政变后出走日本。
猜你喜欢

归日

去时雪学杨花舞,归日花如雪样飞。

何事杨花并雪絮,送人西迈送人归。

(0)

入涌泉道中·其五

寒林已见早梅芳,尽日临流野兴长。

门外牛羊人自得,篱边鸡犬盗谁防。

三江夜色沧浪白,千里秋香?稏黄。

借问船中何所有,橙齑鲈鲙酒先尝。

(0)

思越人/朝天子.题挟弹人簇

曾把隋珠抵鹊来。拓弓花下不虚开。

醉馀戏把行人弹,堪笑齐王谩筑台。

穿兔手,落雕材。狭斜衢路共徘徊。

流星一点高飞处,笑坐金鞍歌落梅。

(0)

连日驻白帝城怀古感事阅陆放翁诗集追和其韵

益以扼为国,前后辟两门。

剑栈径偪侧,峡江浪崩奔。

盘礴六十州,奠位西南坤。

天险岂轻设,参旗宁易扪。

我行当严冬,岸沙高涨痕。

绝壁走猱玃,深潭伏鼍鼋。

东逝注沧海,西来非一源。

相传石笋三,下接滟滪根。

长怀草庐公,受遗龙准孙。

志节局不展,德义深可尊。

矧伊跃马壮,得与同日论。

形势今犹昔,世故难为言。

抚事重感慨,遐瞻莽尘昏。

空馀瀼西东,未泯冰雪魂。

腊残春意动,清波跃河豚。

挝鼓趣下峡,渚宫同一尊。

(0)

寿宪使江寺簿八首以座右公廉勤谨忠信和缓八字为韵·其五

乾坤奠崇卑,君臣分则同。

中心一有慊,何以字曰忠。

孔曾为矩矱,伊周其事功。

千载谁嗣音,我愿顺下风。

(0)

县圃莲花方开同时木犀吐芳刘光远仙尉赋诗为和韵

季夏苦积阴,泥径殊窘步。

彼姝水花红,媚此晴色暮。

邂逅小山桂,才洗仙掌露。

相携斋阁来,不著丹铅污。

杲之与黄香,胡为此同聚。

向来古锦九,散落不知数。

吟肠久荒涩,幽赏但默喻。

殷勤吴市仙,能供岩壑趣。

诗味淡愈佳,交情凝有素。

我愿同茑萝,得与长松附。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