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策自南来,路转充西麓。
借恂应不久,卧恐虚辙毂。
若抚平政碑,桥边重应续。
柏台(bǎi tái)的意思:柏木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柏台指的是柏木制成的平台或台阶。成语柏台比喻高位,权势等。
不久(bù jiǔ)的意思:不久表示时间短暂,不久之后即将发生或结束。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催科(cuī kē)的意思:催促学习,督促进步。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烦渎(fán dú)的意思:指烦恼、忧虑,也形容麻烦、困扰。
浮侈(fú chǐ)的意思:形容人过于奢侈浪费,不节俭。
抚字(fǔ zì)的意思:指修饰文章或书法时,认真揣摩每一个字句,反复推敲。
高论(gāo lùn)的意思:指言辞高尚、论述深刻的言论或观点。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柳眼(liǔ yǎn)的意思:柳眼是指眼睛明亮而有神采的样子,也可形容人的眼睛明亮有神。
马足(mǎ zú)的意思:形容马跑得非常快。
平政(píng zhèng)的意思:指政治清明,治理平稳,国家安定。
倾泻(qīng xiè)的意思:形容水流、雨点等大量连续地涌出。
驱策(qū cè)的意思:驱策指督促、鞭策、催促他人行动。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泰岱(tài dài)的意思:形容人的气概豪迈,胸怀宽广,志向高远。
台宿(tái sù)的意思:指被人拒绝、排斥而无处可寄宿的意思。
眼青(yǎn qīng)的意思:形容眼睛有神采,明亮有神。
厌烦(yàn fán)的意思:厌烦是指对某件事或某个人感到厌倦和不耐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周伦在春前一日于兖州道中遇见喻守时的情景,充满了对春天生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
首句“驱策自南来,路转充西麓”描绘了诗人从南方而来,道路蜿蜒曲折,转向西麓的情景,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东风吹我衣,生意随马足”一句,以轻柔的东风拂过诗人的衣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随着马蹄声四处流动,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复苏。
“腊送柳眼青,春归草心绿”则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如腊月里柳树开始抽出嫩芽,春天到来时草地逐渐变绿,形象地展示了季节更替的美妙过程,同时也寓意着希望与新生。
“故人远相迎,延我柏台宿”表达了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的喜悦,以及在柏台(可能是指友人家中或旅途中某处休息之所)留宿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温馨的人情味。
“高论接泰岱,倾泻慰襟目”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深入交谈,观点激荡,如同泰山之巍峨,让人心胸开阔,情感得到慰藉。
“抚字陋浮侈,催科厌烦渎”反映了诗人对地方治理的看法,认为应当关注民生,反对奢华浪费和繁琐的官僚制度,体现了其政治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若抚平政碑,桥边重应续”表达了诗人希望未来能有一块记录良好政绩的石碑,以及期待再次与友人在桥边相聚的愿望,寄寓了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友情的温暖以及对社会事务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