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传灯(chuán dēng)的意思:传授知识或技能
多能(duō néng)的意思:能力多样,才能广泛。形容一个人具备多种技能或能胜任多种任务。
改火(gǎi huǒ)的意思:改变火势,指调整或改变某种情况或局面。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酒狂(jiǔ kuáng)的意思:指喜欢酒的人,特指酒量大,好酒贪杯的人。
漫云(mà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彩浩渺无边,遮蔽天空。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燧人(suì rén)的意思:燧人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人,他能够利用燧石创造火种。这个成语比喻能够开创事业,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西邻(xī lín)的意思:指邻国西方的国家或地区。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正觉(zhèng jué)的意思:指正直、清醒的觉悟和认识。
止酒(zhǐ jiǔ)的意思:停止饮酒,戒酒
- 翻译
- 不要说学习佛法最终有何收获,暂且陪伴西边邻居的清醒僧人。
别嘲笑我戒酒后又开始饮酒,不如在灯下研读关于佛法传承的书籍。
人们常说星星近得仿佛能摘下来,谁会说天空高得无法攀登。
听说燧人氏最初改变了取火的方法,这使我确信圣贤们具有许多非凡的能力。
- 注释
- 漫云:不要说。
学佛:学习佛法。
竟何曾:最终有何收获。
西邻:邻居。
正觉僧:清醒的僧人。
莫笑:别嘲笑。
酒狂:醉酒。
刚止酒:戒酒后又开始。
传灯:佛法传承的书籍。
人言:人们常说。
星近:星星近得。
如堪摘:仿佛能摘下来。
天高:天空高。
见说:听说。
燧人:燧人氏。
初改火:最初改变了取火方法。
将圣:圣贤。
信多能:具有许多非凡的能力。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铨的《乙未元夕坐上用东坡上元韵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轻松随和的口吻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的态度和个人生活选择。首句“漫云学佛竟何曾”暗示了诗人并未真正沉迷于佛教修行,而是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心态。他选择与邻居中的正直僧人交往,享受世俗生活,戒酒但不拒绝适度的饮酒乐趣,“莫笑酒狂刚止酒,且来灯下看传灯”。
接下来两句“人言星近如堪摘,谁谓天高不可升”,诗人借星星和天空的形象,寓意即使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只要努力也能达到,表达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见说燧人初改火,固知将圣信多能”,诗人引用燧人氏改火的典故,赞美圣贤人物的智慧和能力,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于学习和提升自我的信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哲理思考与生活情趣,体现了诗人既尊重传统又敢于追求个人价值的个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