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留 隐 庵 老 住 碧 芦 轩 宋 /何 耕 庵 中 之 人 不 见 形 ,两 脚 不 住 以 隐 名 。此 行 有 似 风 过 海 ,摸 索 不 著 闻 其 声 。浣 花 江 头 万 僧 市 ,抵 掌 笑 谈 儿 辈 惊 。一 轩 碧 芦 佛 手 种 ,霜 叶 戚 戚 如 诗 鸣 。此 间 谓 是 留 凤 处 ,但 恐 还 作 冥 鸿 征 。卷 衣 我 亦 逐 师 去 ,分 取 半 庵 栖 月 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此间(cǐ jiān)的意思:指现在、目前、此时此地。
抵掌(zhǐ zhǎng)的意思:用力相击双手掌心,表示赞许或敬佩。
分取(fēn qǔ)的意思:指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个部分并分别取走。
佛手(fó shǒu)的意思:指状如佛手的柑橘,也比喻人手指伸展开的样子。形容手指伸展开的样子或者物体呈现出类似佛手的形状。
浣花(huàn huā)的意思:洗净花朵,比喻精心装饰。
见形(jiàn xíng)的意思:根据外表或形象来判断某人或某物的品质或本质。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卷衣(juàn yī)的意思:形容人的衣服褶皱不整齐。
冥鸿(míng hóng)的意思:形容天空中飞翔的大雁。
摸索(mō suǒ)的意思:指在不熟悉或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实践、尝试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
戚戚(qī qī)的意思:形容悲伤、忧愁、痛苦的样子。
霜叶(shuāng yè)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寒冷。
笑谈(xiào tán)的意思:指轻松愉快的谈笑,不以认真或严肃为目的的谈话。
有似(yǒu sì)的意思:相似、类似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 翻译
- 庵中的住持踪影难觅,只留下隐匿的足印。
这情景就像风吹过大海,摸不着痕迹,只能听见声音。
浣花江畔寺庙市场热闹,孩童们惊讶于僧人们的谈笑。
一轩翠竹佛手般种植,秋霜下的叶子瑟瑟作响,仿佛诗篇吟唱。
这里传说曾是凤凰栖息之地,却怕它最终成为飞向远方的孤鸿。
我也收拾行装,追随师父离去,希望能分得半座庵舍,在明亮月光下居住。
- 注释
- 庵中之人:指庵中的住持。
不见形:踪影难觅。
似:如同。
摸索:寻找。
万僧市:寺庙市场。
抵掌:击掌交谈。
碧芦:翠绿的竹子。
霜叶:秋霜下的叶子。
留凤处:凤凰栖息的地方。
冥鸿:飞向远方的孤雁。
卷衣:收拾行装。
栖月明:在明亮月光下居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庵中生活的景象。开篇“庵中之人不见形,两脚不住以隐名”表达了隐者的清高脱俗,不愿为世人所知晓。紧接着,“此行有似风过海,摸索不著闻其声”则通过比喻,强调了隐者行动无踪迹可寻,仿佛如同海上飘逸的风,给人以神秘感。
“浣花江头万僧市,抵掌笑谈儿辈惊”一句,画面转向一个热闹的场景,众多僧侣在江边聚集,气氛活跃,但隐者却不为所动,只是微笑着与人交谈,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情怀。
“一轩碧芦佛手种,霜叶戚戚如诗鸣”写出了隐者的生活环境,他在碧绿的竹轩中栽培,四周萦绕着清冷的竹叶之声,宛若诗歌般和谐。
“此间谓是留凤处,但恐还作冥鸿征”表达了隐者对于这片净土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纷争的担忧,害怕这里亦会被外界打扰。
最后,“卷衣我亦逐师去,分取半庵栖月明”则展现了诗人对隐者的追随之心愿,希望能与这位高僧共享宁静的生活空间,共同在明亮的月光下栖息。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闻杜鹃
少年闻杜鹃,不领杜鹃意。
朝将书卷开,暮对春风醉。
啼急落花飞,不废书生睡。
年来闻杜鹃,万感集肠胃。
罪大畏斧钺,恩宽见天地。
桑榆寄晚日,骨髓琐深愧。
草舍灯火寒,瘴乡烟雨细。
休作断肠声,孤臣已无泪。
为简公约赋素琴堂
素琴之堂虚且清,素琴之韵沦杳冥。
神闲意定默自鸣,宫商不动谁与听。
堂中道人骨不俗,貌庞形端颜莹玉。
我尝见之醒心目,宁必丝桐弦断续。
呜乎靖节已死不复闻,成亏相半疑昭文。
阮手钟耳相吐吞,素琴之道讵可论。
道人道人听我语,纷纷世俗谁师古。
金徽玉轸方步武,虚堂榜名无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