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霜(bī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或环境。也用来比喻严寒的态度或态度冷漠。
不遇(bù yù)的意思:没有遇到好机会或好运气。
瓜蔓(guā wàn)的意思:比喻事物迅速发展,迅速扩展。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潜郎(qián láng)的意思:指隐藏在暗处的人或事物,暗中进行活动的人。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上墙(shàng qiáng)的意思:指被贴在墙上的文字或图片,比喻被普遍传播或公开展示。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天垂(tiān chuí)的意思:指上天降下来的恩赐或祥瑞,也表示天意或天命。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 翻译
- 瓜藤已经清除田垄,墙上还留有青苔的痕迹。
蓬蒿植物贪婪地吸取雨水露珠,松竹则经受了严寒的冰雪霜冻。
掀开窗帘,北斗星低垂于天边,穿着衣服坐在室内,阳光洒在房中。
没有诗歌来感叹怀才不遇,他就像那千百年来默默无闻的君子。
- 注释
- 瓜蔓:瓜藤。
除:清除。
垄:田垄。
苔痕:青苔的痕迹。
蓬蒿:野草。
贪:贪婪地。
雨露:雨水和露水。
冰霜:冰雪霜冻。
卷幔:掀开窗帘。
斗:北斗星。
披衣:穿着衣服。
日:太阳。
房:室内。
诗:诗歌。
叹:感叹。
不遇:怀才不遇。
潜郎:默默无闻的君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和外舅夙兴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早起后所见的田园景象和个人心境。"瓜蔓已除垄,苔痕犹上墙",写出了瓜藤已经清除完毕,墙上的青苔依然清晰可见,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荒凉的乡村气息。"蓬蒿贪雨露,松竹见冰霜",通过蓬蒿对雨水的渴望和松竹在严寒中挺立的形象,寓言了坚韧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季节更迭。
"卷幔天垂斗,披衣日在房",描述诗人拉开帷幕,仰望星空,感受到斗转星移,时间的流逝,而太阳已在室内洒下光芒,暗示着新的一天已经开始。最后两句"无诗叹不遇,千古一潜郎",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机会施展才华,但并不因此而哀叹,以"潜郎"自比,表示自己像古代的隐士一样,淡泊名利,甘于寂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哲理于田园之景,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清新自然与深沉内敛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待月台为黄文中赋
微云澹清夕,置酒临高台。
逍遥敛巾帻,既酌仍停杯。
呼童灭华烛,以待明月来。
始望东南端,复集西北阶。
须臾见光彩,流影渐裴回。
徘徊欲起舞,倾我尊与罍。
圆光皎中天,大地无纤埃。
俯视曲水湄,谩观波萦回。
零露时已盈,桂树先秋开。
城上有警柝,广庭多古槐。
东家嫠妇泣,西家弦管催。
时固有如此,我独何悠哉。
长歌达明曙,乐此平生怀。
送王彬叔往同安二首·其二
南州乱无家,寇盗纵横驰。
白骨蔽原野,火炎城与池。
千里何萧条,四顾令人悲。
倬哉皖公城,当此江之湄。
崇墉上峨峨,阵列纷鱼丽。
明公秉高节,德泽被华滋。
而蒙天子恩,慰尔长渴饥。
大田既多稼,王师良有仪。
君行利攸往,乐土寔在兹。
嘉宾复来集,兼遂平生知。
春兰丽芳渚,鸣凤翔高枝。
裴回歧路侧,未忍言别离。
别离何以赠,载咏南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