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上庐深迥,将书定苦心。
夜声寒柏惨,晴色古苔侵。
径侧牛羊履,山空雁鹜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寄履道》。诗中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苦思与感慨。
首句“宰上庐深迥”描绘了远离尘嚣的隐居之所,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将书定苦心”一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在读书的过程中,思绪万千,情感复杂,既有对知识的渴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忧虑。
“夜声寒柏惨,晴色古苔侵”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夜色中的寒柏和晴日下的古苔,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苍茫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寒柏的“惨”字,不仅描绘了树木的形态,也暗含了诗人情感的低落;而古苔的“侵”字,则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寓意着岁月的无情。
“径侧牛羊履,山空雁鹜临”描绘了山间小径旁,牛羊悠闲地行走,天空中雁鹜飞过的情景。这一静一动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明灯拨残火,幽梦理寒衾”两句,通过描写诗人夜晚点燃灯火,整理寒被入眠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明灯虽能驱散一时的黑暗,但“残火”暗示了温暖的短暂,而“幽梦”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寄托与梦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位文人墨客在深秋之夜的孤独思考与情感波动,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朱华始沈泉,池塘恰雨天。
鹭头飘雪暗,荷腹荡珠圆。
风递谁家笛,声冲几里烟。
拂波轻重起,隔树往来传。
沥沥虽侵汉,遥遥已杂□。
天龙吟转乐,石韵更相连。
谩读襄王赋,虚誇子晋仙。
宁同向散骑,肠断向漪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