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帽临溪盥,铜瓶傍水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僧 归 旧 隐 宋 /周 弼 自 言 归 去 后 ,只 在 故 山 边 。纱 帽 临 溪 盥 ,铜 瓶 傍 水 禅 。昼 闲 松 塔 雨 ,春 尽 草 堂 烟 。何 故 相 抛 舍 ,沉 浮 逐 世 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沉浮(chén fú)的意思:指人生的起伏和浮沉,也可表示事物的兴衰和变化。
春尽(chūn jìn)的意思:春天结束,指时间过得很快,事物迅速消逝或终结。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何故(hé gù)的意思:为什么,为何
抛舍(pāo shě)的意思:指放弃、舍弃某物或某事。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纱帽(shā mào)的意思:指被人瞧不起、轻视的人。也用来形容某人的地位或身份低贱。
世缘(shì yuá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可指两个人之间的命运纠葛。
松塔(sōng tǎ)的意思:松塔是指松树高耸挺拔的形象,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
言归(yán guī)的意思:指说话归纳到一起,总结出结论或回答问题。
只在(zhī zài)的意思:只存在于;只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
逐世(zhú shì)的意思:逐世是指追求功名利禄、追逐世俗荣华富贵的行为。
- 翻译
- 他自言说归隐后,只愿守在故乡山边。
戴着纱帽在溪边洗手,铜瓶傍着流水静坐参禅。
白天悠闲听松塔淋雨声,春天结束草堂笼罩着袅袅炊烟。
为何要抛弃我,随世俗沉浮如同浮萍。
- 注释
- 自言:自己说。
归去:归隐。
故山:故乡的山。
纱帽:古代官员的头巾。
盥:洗手。
铜瓶:铜制的水壶或瓶子。
禅:佛教中的静思冥想。
昼闲:白天闲暇。
松塔:松树的塔状结构,指松林。
春尽:春天结束。
草堂:简朴的草屋,此处指诗人居所。
何故:为何。
抛舍:抛弃。
沉浮:沉沦或上升,比喻人生的起落。
世缘:人世间的缘分,指世俗的牵扯。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弼所作的《送僧归旧隐》,描绘了僧人归隐山林的生活场景。首句“自言归去后,只在故山边”表达了僧人对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决心。接下来的“纱帽临溪盥,铜瓶傍水禅”细致描绘了僧人在溪边洗涤纱帽,静心打坐的禅意生活,展现了其与山水的和谐共处。
“昼闲松塔雨,春尽草堂烟”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白天在松塔下聆听雨声,春天过去时,草堂周围缭绕着淡淡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淡泊的氛围。最后两句“何故相抛舍,沉浮逐世缘”则流露出诗人对僧人选择远离尘世的疑问,暗示了僧人对红尘俗世的超脱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的隐居生活,既有对僧人生活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对僧人生活方式的思考和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吴孟求承议二首·其一
我生仕宦求糊口,敢惮水浮兼陆走。
朅来京口见花落,归去西风未吹柳。
山寻北固初知路,水饮中泠未盈缶。
徒劳结束解书剑,未觉尘埃生户牖。
瓜洲澄江晓如镜,照水自觉秋容瘦。
因公忽致旧酒壶,恍如梦觉南柯守。
赠马十二全玉沿檄过楚顷刻而别
我离海边方季夏,子时别我西亭下。
是时积雨河水深,却看孤舟放清夜。
尔来忽忽冬已阑,岁晚荒凉学官舍。
那知复与子携手,犹能顷刻听清话。
来时绿树今黄叶,须信丹颜暗中化。
别离易得当重惜,岁月难留足悲吒。
人生坎轲多忧娱,万事纷纷少休暇。
况子飘泊不可常,几度相逢即衰谢。
功名有命何足求,富贵无常求亦乍。
隋珠弹雀虽有获,纤尘未补千金价。
我于世事甘不学,久师壁观依僧社。
辱君指我曹溪源,行虽未至宁辞驾。
君如有志反丘壑,我即求田买桑柘。
卜邻丈室听谈禅,更问老农求学稼。
《赠马十二全玉沿檄过楚顷刻而别》【宋·张耒】我离海边方季夏,子时别我西亭下。是时积雨河水深,却看孤舟放清夜。尔来忽忽冬已阑,岁晚荒凉学官舍。那知复与子携手,犹能顷刻听清话。来时绿树今黄叶,须信丹颜暗中化。别离易得当重惜,岁月难留足悲吒。人生坎轲多忧娱,万事纷纷少休暇。况子飘泊不可常,几度相逢即衰谢。功名有命何足求,富贵无常求亦乍。隋珠弹雀虽有获,纤尘未补千金价。我于世事甘不学,久师壁观依僧社。辱君指我曹溪源,行虽未至宁辞驾。君如有志反丘壑,我即求田买桑柘。卜邻丈室听谈禅,更问老农求学稼。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3467c6c08ae70e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