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影将流地,颓香乍可闻。
押以无弦韵,吟成没字文。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灯下观赏菊花之影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在光影交错中的独特魅力。首句“舞影将流地”以动态的舞蹈比喻菊花在灯光下的摇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菊花在光影中的轻盈姿态。接着,“颓香乍可闻”则从嗅觉角度出发,暗示菊花散发出的香气在空气中飘散,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迷人的芳香。
“玲珑千朵月,碎琐一窠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形态之美,将菊花比作月光下的玲珑剔透之物,以及云朵中的细碎琐屑,既突出了菊花的精致与美丽,也赋予了其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下来,“押以无弦韵,吟成没字文”则运用了音乐和文学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菊花之美的深刻感受,认为其美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只能通过心灵去体会,如同音乐一般,无需文字描述。
最后,“长时嗔罔两,或恐近夫君”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之美的欣赏与敬畏之情,暗示自己长时间沉浸在对菊花的观察与思考之中,甚至担心自己的理解可能过于肤浅,无法真正触及到菊花的精髓。整首诗通过对菊花光影、香气、形态及内在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馀景避世欢,栖迟在丘壑。
公子引车骑,相访南山崿。
长离舞员嵩,同为九皋鹤。
晚节虽殊途,彷佛当年乐。
间关幽鸟哢,凌乱馀花落。
春风岂有意,群生自回薄。
夙昔钦二妙,联函得佳作。
顾予非季子,何足闻古乐。
葩华玩洒藻,银钩窥雅博。
故知霄鸿意,不为尘埃铄。
吾蚤拙世用,投老更衰索。
惭无锦绣段,何由报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