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霭霭(ǎi ǎi)的意思:形容云雾弥漫,景色模糊。
不遣(bù qiǎn)的意思:不放走,不遣送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成操(chéng cāo)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符合道德规范,符合社会伦理。
芳意(fāng yì)的意思:指美好的情意,善意的感情。
浮游(fú yóu)的意思:漂浮在水面上,没有固定的位置。
高斋(gāo zhāi)的意思:指高屋建瓴、高人一等的书斋。
孤琴(gū qín)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弹奏琴,形容孤独无助的境况。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三叹(sān t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境况非常可叹,令人感叹不已。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夕阴(xī yīn)的意思:指太阳落山之前的晚霞,也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猗猗(yī yī)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繁盛。
幽期(yōu qī)的意思:指相思的情愫,为了等待而黯淡、寂寞的时光。
与同(yǔ tóng)的意思:与同指的是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自负(zì fù)的意思:自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过于自信或自以为是,对自己的能力、知识等过分自满,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批评。
-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题兰芳斋》诗,通过描绘兰草在空林中的生长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首联“霭霭高斋暮,浮游此空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高雅的书斋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中,诗人独自徜徉于空寂的林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颔联“不遣兰为友,孰可与同心”,以兰草自比,表达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寻求精神上的知己的愿望。这里的“兰”象征着高洁、清雅的品格,而“友”则代表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或知音。
颈联“绿艳媲秋色,紫葩摇夕阴”,进一步描绘了兰草的美丽,无论是绿色的花朵还是紫色的花苞,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显得格外动人。这里不仅赞美了兰草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高雅气质。
尾联“芳意徒自负,幽期竟安寻。以之念身世,三叹援孤琴。猗猗不成操,岂谓无知音”,表达了诗人虽然自认为拥有高尚的情操,但现实中却难以找到能够理解自己、与自己共鸣的人。他感叹于人生的孤独,试图通过弹奏孤琴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最后,“猗猗不成操”一句,既是对兰草未完成乐曲的比喻,也是对自己未能找到知音的无奈与哀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兰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知音难遇的深深感慨,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