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檐溜(yán liù)的意思:指屋檐下滴水的地方。
风荷(fēng hé)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像荷花一样在逆境中不屈不挠。
红衣(hóng yī)的意思:指着红色的衣服。也用来形容人物的着装。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曲曲(qū qū)的意思:弯曲、弯弯曲曲、曲折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飒飒(sà sà)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摩擦声等清脆而响亮的声音。
桃笙(táo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柔和悦耳,如同桃花的香气。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萧飒(xiāo sà)的意思:形容人的风采或气质潇洒自如,不拘束。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远梦(yuǎn mèng)的意思:指远离现实,空想不切实际的梦想或希望。
烛奴(zhú nú)的意思:指一个人为了追求名利,甘愿放弃自己的尊严和自由,成为别人的奴隶。
- 鉴赏
这首《踏莎行·其二·夏》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描绘了夏日夜晚的独特景象与情感体验。
首先,开篇“曲曲溪廊,声声檐溜”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溪流蜿蜒曲折的廊道与檐下滴答的雨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清凉的氛围。接着,“风荷香沁红衣皱”一句,将夏日微风轻拂过荷花池面,花瓣轻轻颤动,香气四溢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桃笙如水毂纹平,烛奴刻遍灯疑豆”则通过比喻和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深沉。桃笙(一种竹制的凉席)仿佛水面般平滑,烛光在摇曳中似乎变成了豆粒大小,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意味。
“远梦惊回,添人僝僽”表达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思绪纷扰,增添了几分愁绪。接下来,“萧萧飒飒搀清漏”描绘了夜风的轻拂,与滴答的钟漏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最后,“寻常已是不堪闻,如何更值黄昏侯”两句,诗人感叹即使在平常的夜晚,这样的声音就已经难以承受,更何况是黄昏时分,这无疑加重了内心的负担与哀愁。
整首词通过对夏日夜晚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琐碎、情感波动的敏感捕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颖仲山行即事
平芜新绿占封圻,横路游丝网落晖。
山径人稀藏窈窕,禅扉春尽老芳菲。
缓行照水知鱼乐,随意穿花见蝶飞。
二子舁篮今夜月,龙钟犹胜杖藜归。
将至黄山寺细雨微云戏作绝句呈一老禅师
试将千里看山眼,来访山中佛祖家。
已识黄山真面目,主山犹放白云遮。